
扬州市:农业大市—经济强市—宜居名市 50年三次转变
中城网2015-09-22 09:30:53
扬州市委原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体明讲述扬州发展历程
农业大市—经济强市—宜居名市
三次转变 看扬州50年跨越发展
李体明
扬州的水清起来、活起来,进一步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刘江瑞摄
【宜居城市网编者按】扬州城市发展三次转变,符合城市发展科学规律,很值得一读,尤其值得后发展城市参考。
据《扬州日报》(记者张孔生)报道 “不要谈2500年,就是从最近的50年看,扬州这座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扬州的城市发展,市委原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体明说,“三次战略转变,促成了扬州一次次起跳和跨越发展,扬州老百姓吃得越来越好,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1
第一次战略转变
打造农业大市,解决“米袋子”
“我是上世纪6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亲眼目睹了扬州的发展历程,目睹了扬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李体明回忆说,“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扬州的经济很困难,百姓缺衣少粮,温饱成为大问题。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扬州重点要解决的是百姓的温饱问题,发展农业解决百姓的米袋子难题,打造农业大市,便成为那一个阶段扬州的重点发展战略。”
“上世纪60年代,全市各地都兴起了农田和水利建设。那时,我在兴化蹲点两年,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三沟配套,排降通畅,提升了农田的引水和排涝能力;实施低产田改造,引进新品种,土地方整化,提升了农作物产量……经过一系列改造,原先亩产只有500多斤的土地,产量很快就提升到了800多斤。有了粮食,百姓的脸上也多了笑容。”
虽然那时的经济较为困难,但大家都是勒紧裤带干革命,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了洪涝灾害的威胁;通过“种子革命”,提升了农作物产量;通过“旱改水”“水改旱”等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农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先进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农业也成功从低产迈步到稳产,再从稳产迈步到高产……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发展,扬州成功跨入了农业大市行列。
“手中有粮心不慌,脚踏实地喜洋洋。农田丰产增收,不仅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更为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李体明说。
2
第二次战略转变
打造工业强市,解决“钱袋子”
“不仅要解决百姓的‘米袋子’难题,还要解决百姓的钱袋子难题。无工不富,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扬州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力打造工业强市。从而让农民在种好田的基础上,能到家门口的企业上班,变身工人,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上世纪80年代,我当时还在邗江做县委书记。那时的乡镇工业十分薄弱,除城区和沿江地区有一些工厂企业外,农村基本上看不到工厂。”李体明说,“通过到外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通过政策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扬州的乡镇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乡镇工业坚持集体个体‘双轨并行’,‘乡村组户联’‘五轮齐转’,从铺摊子到拔尖子,再到爬梯子,实现了乡镇工业的转型发展。”
李体明解释说,“拔尖子”就是抓重点企业,进行扶持,促使其壮大发展,形成规模,成长为规模企业,甚至行业“单打冠军”;“爬梯子”就是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挂钩,依靠科技来进行提升。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邗江的乡镇工业快速发展,霍桥和县直的机床、杭集的牙刷、头桥的医疗器械、方巷槐泗的汽车钣金、蒋王汊河的服装、李典的太阳能热水器……一批支柱性产业迅速崛起,并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不仅如此,三产服务业也带动发展起来,形成了三产赶二产,二产超一产全面发展的新经济结构,扬州成功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3
第三次战略转变
打造宜居名市,提升生活品质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不发展,就难以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因此在新世纪,扬州开始在经济强市的基础上,向宜居名市发展,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
“建设宜居城市,必须有便捷的立体交通、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特色。本世纪以来,一届一届政府便围绕宜居名市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特别是近10多年的奋战,扬州不仅建成了润扬长江大桥,更拥有了铁路和机场,城市道路也是越修越宽广,四通八达,实现了铁公机的目标;通过古运河风光带、漕河风光带、瘦西湖扩容、七河八岛打造,尤其是街头公园、体育休闲公园建设,整个扬州城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形成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城市新格局;而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一大批文博场馆涌现,成为旅游的新名片。扬州不仅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殊荣,也成为宜居城市、旅游城市,并跨入全国中等城市前列。”
李体明说,新世纪,扬州的水利建设目标和标准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水利建设从过去单纯解决防洪、服务农业,转向为服务经济,服务宜居城市建设,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像近年我市实施的乌塔沟工程、新城河改造工程、唐子城疏浚工程、东部活水工程等,让扬州城区的水清起来、活起来,进一步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扬州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一个个重大项目也将在城庆日前建成。可以预见,城庆之时,扬州又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展望未来,李体明很有信心,“经过我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扬州一定会成为江淮交汇的明珠城市。”
【说明:《宜居城市网》转发各地“宜居资讯”,仅供学习研究参考,并无商业用途。欢迎荐稿,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