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北屯市人民政府:探索创建新思路 打造治理新格局
中城网2019-01-25 15:59:4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城市治理纪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是一座年轻的边陲军垦新城,以建设“新疆北环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旅游文化目的地”为功能定位,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通过强化城市治理与管理,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一、打造军垦文化红色旅游城市
第十师北屯市,这座新时代的军垦新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集文化、旅游、生态、交通等多重优势于一体,成为阿勒泰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兵团的会客厅,维稳戍边的重要力量,在祖国西北边陲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和多彩的华章。
据第十师北屯市史志办负责人赵美成介绍,十师成立于1959年,辖区面积4137平方公里,是新疆兵团最北面的边境师。2011年l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师师部北屯正式挂牌设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北屯市域行政区域面积910.5平方公里,中心规划面积51.4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北屯市下辖三个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21.42平方公里,市域人口7.8万人。
打造美好旅游城镇建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布局上,第十师北屯市是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和枢纽,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交通、文化、旅游、金融和市场中心,“欧陆风情,丝路风格”初见成效,“中国元素,现代气派”形成规模。该市重点推动得仁山文化体验区、玉带河都市文化休闲区、生态农业产业园、丰庆大峡谷生态旅游区、阿克达拉国家湿地公园和北屯国际旅游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整体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坚定绿色环保发展。十师北屯市是国家生态功能示范区,年优良天气指数达100%,PH2.5指数优于南部的天堂——三亚市。师市依托“一带一路”和阿勒泰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立了商贸、建材、机电、机械、汽车、农资、钢材及农副产品批发等八大市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处处洋溢着“美丽北屯·魅力十师”的大美气息。
二、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北屯市通过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由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整座城市宛如一幅精美的油画,人在城中,城在画中,实现着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家乡的环境是越来越美了,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北屯市民王成自豪地说。
积极创建文明城市。近年来,北屯市牢固树立“以创建推动发展、以创建提升实力、以创建改善民生,以创建促进和谐”的新理念,深入开展“四大”创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市民素质明显增强,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村镇,以及兵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等。
人人争当文明市民。北屯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军垦文化、得仁文化和区域文化,积极倡导“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当卫士”精神,以先进文化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单位绩效管理、精神文明考核,督促各单位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地新闻媒体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发放文明礼仪宣传手册,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共建美好新家园。
三、创建城市治理新方式
十师北屯市紧密结合军垦文化红色旅游城市的突出特点,积极推进创新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各自优势,大胆探索实践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城市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繁荣兴盛。
1.探索建立“七化工作模式”。自开展城市治理工作以来,北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执法监察大队不断摸索符合自身实际工作模式,健全完善工作和城市管理执法程序,探索建立了“七化工作模式”。
一是执行属地化。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突出各管理主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二是执法综合化。不断加大部门联动,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联合治理难点问题;三是工作系统化。发挥智慧城管平台“连接器”作用,形成城市管理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四是参与社会化。从北屯市普通市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五是机制创新化。建立城市管理“街长制”工作制度,每名执法人员确定管理区域;六是信息互通化。通过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发现重点区域和薄弱区域,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能;七是装备现代化。建立城市管理对讲系统和执法记录仪及摄录一体机,实现全天候城市管理。
2.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北屯市建市以来,城市管理部门联合工商、商务、食药监、公安等各相关单位,以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经营场所秩序,有效改善城区市容市貌,解决城市市民的痛点难点。
经常在北屯市得仁山生态公园散步的李大爷高兴地说:“有了城市管理部门联动协作,现在再也不会被油烟困扰了。”
近几年,餐饮业将北屯市的人气商气带动起来了,但是油烟问题也随之而来,油烟扰民一度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问题。而在如今的城市管理部门联动协作体制下,让多尔布尔津街沿线20余家餐饮企业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该市多年的难题。
3.推进智慧平台建设。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贩“游击”作战、“牛皮癣”乱张乱贴、出店经营、乱搭乱建等问题在城市管理中十分棘手。但是在借用“智慧城管”系统这个得力助手后,大幅度提高了北屯城市管理效率。
“自从有了‘智慧城管’系统,城市监管就有了24小时的眼睛,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城市动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进行处置,像流动摊点这种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能解决了。”提到“智慧城管”,北屯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建新赞不绝口。
“智慧城管”自2016年在北屯市试运行以来,依靠城市监控系统,制定了合理的运行程序,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分类编组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监控,通过动态监控每月分析,研判执勤重点区域,整治重点对象,提高了事件的发现率和处理率。截至目前,已处理各类事件5000余件,事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
4.开展全过程记录工作。北屯城市管理部门以“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为目标,大力整顿干部作风,积极落实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深入推进依法执法工作。
北屯市在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探索建立“七步工作法”:一是发现第一现场;二是及时调查取证;三是与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联系进行备案;四是做好现场研判;五是下达书面通知;六是按要求和标准做好跟踪落实;七是文字、视音频资料归档七个工作步骤。北屯市城管依托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平台与师市智慧城市网络,搭建“一个平台,一个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建立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
5. 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在拆除违法建筑现场,北屯市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房子建在路上,挡住居民出行,这个违建拆得好,今后大家出行更方便了。”
在北屯市福瑞花园小区的人行道上,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长期占据人行道。随着这间“任性”小屋的轰然倒塌,现场围观的市民鼓掌称赞。违法建筑不仅给城市制造脏、乱、差,影响环境,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比如私拉乱扯电线容易引发火灾,主干道两侧的违法建筑影响交通等。
北屯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解志鹏认为,拆除违法建筑就是要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平安于民,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人民城市人民管
1.搭建互动管理联系平台。为了构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社会氛围,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综合执法局开展“城市管理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
28岁的北屯市民李楠在指挥中心看到,当接到12319城市管理热线投诉后,执法队员第一时间就会出发赶往现场。北屯市博望东街一家日用百货店为了更好地展示商品,将大量货物摆放在店门口,占据了整个人行道。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执法队员除了上前劝导,还要帮助店主把占道经营的货物搬回店里。不到十分钟,执法队员就累得汗流浃背。
“城管执法真是不易。”李楠感慨地说。
2.开展专项整治常态化。北屯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将“721工作法”贯穿城市管理工作始终,常态化开展市容集中整治,重点对学校周边、步行街、背街小巷等开展出店经营、占道堆放等违法行为整治。
近两年来,北屯市清理各类垃圾、杂物百余吨,拆除灯箱、条幅500多个;清理出店经营、占道堆放、流动摊贩物品万余次,查处各类渣土、沙石、混凝土运输车辆38起,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控,督促施工企业安装清洗设备,加大对“抛、撒、滴、漏”处罚力度。
3.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北屯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孙文进,与卖牛奶的哈萨克族商贩阿尔阿依•布尔克特拜结成亲戚后,每到闲暇时分,都会到亲戚的摊点前,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以前看到他们很害怕,也不理解他们的工作,真正接触过以后,才发现他们真的很不容易。”阿尔阿依说。成为亲戚后不仅加深了两家人的感情,而且理解了城市管理工作,在参加过多次“城市管理开放日”和“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后,阿尔阿依主动成为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向商贩们宣传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并带头做好本职工作,自觉维护城市形象。
新的时期,北屯市将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发挥智慧城管网络信息平台作用,共同创建良好和谐的城市环境,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边境特色军垦文化红色旅游城市。
【致谢】徐成刚同志、李智同志为此文付出辛勤劳动,特此致谢!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居城市与城乡治理专业委员会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101121五号信箱
邮政编码:101121
电子邮箱:yjcswyh@163.com
联系电话:18600196839(微信同号)
微信公众号ID:yjcsycxzl
官网网址:www.yjcsycxzl.org.cn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