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杭州千岛湖:珍惜宜居城市品牌 巩固宜居城市创建成果

中城网2019-08-27 11:19:14


珍惜宜居城市品牌 巩固宜居城市创建成果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办公室

 

淳安县于2013年5月成功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品牌。为巩固提升中国宜居城市创建成果,近年来,淳安县紧紧围绕““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奋力推动康美千岛湖高水平转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坚持生态立县,以生态经济带动产业富民;坚持精准施策,深入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坚持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环境保护,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县城。现就淳安县巩固“中国宜居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总结作如下汇报。


一、巩固中国宜居城市创建成果工作靓点


  (一)规划引领,优化发展空间


   完善规划体系。一是深度多规融合。严格落实千岛湖沿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完成千岛湖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调整,完成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千岛湖风景区控规、水功能区化衔接,明确生态红线和城镇发展边界线。


二是强化城市设计。完成城市旅游、绿道网、绿道旅游带规划、山体与地下空间等特色规划,编制《千岛湖镇品质提升规划》、《千岛湖镇城市设计整合》、《绿地系统规划》、《千岛湖镇夜景照明规划》、《千岛湖中心城市有机更新规划》,编制了海绵城市、城市风貌管控、地下空间及山体利用、交通治堵等专项规划修编。打造富有淳安千岛湖特色的、主客共享的完整有序的城市设计体系,推进城市旅游转型。


三是完善规划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灰线检验及±00检测管理意见》和《关于强化建设项目选址及用地前期多规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立乡镇党委初审、县镇党委整改办预审、省市级专家复审、县城规委审议的“四级联审”和乡镇职能部门、整改办、城规委,社会公众,县政府“五步把关”机制,确保规划方案科学精准。


强化规划监管。一是强化临湖项目联合联审监管,沿湖沿线规划控制,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制度。实行“一巡多功能”综合巡查,强化沿湖沿线区域管控。二是制定全县重点项目卫星定位图,实行具体日常监管分片分区排查,重点项目安排专人管、联合巡查现场打分通报。二是强化城市风貌管理。出台了《千岛湖城市风貌规划导则》,注重城市色彩和城市总体风貌的把握,加强对照面山、湖岸线、山脊线、天际线的保护,使得山水湖城相得益彰,显山露水。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严格履行城规办、城规委审查制度,着重就项目建筑形态及风格风貌把关,坚决避免平顶高顶和瓦片高点过多,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2/3山脊线,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三是强化农房风貌管控。严格执行农民建房规划技术和外观风貌的“双控管理”。县域范围内集体土地农民私人建房全部实行带方案审批,将图纸审批,按图施工,挂图施工由沿湖沿线扩大到全县范围。该做法被省市政务信息专报录用后得到当时浙江省分管副省长和杭州市市长的肯定批示。


(二)生态优先,带动产业富民


夯实生态基础。一是推进城乡污水处理清洁排放。完成城区3个污水处理厂深化提升改造,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查漏补缺,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4%。完成104个农村治污设施提升改造,新建成20个运维精品示范村,出水水质抽检合格率98.2%。二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有序分类,城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乡镇全覆盖,建设196处农村建筑垃圾填埋场。投资2000万实施双柏岭垃圾填埋场二期扩建工程,投资2个亿采用BOT模式实施光大能源环保项目。


深入环境治理。一是推进综合治理。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第三轮试点启动实施,1.2亿美元千岛湖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世行贷款签约落地。建成小金山、三潭岛和大坝前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三潭岛藻类剖面浮标投入使用。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入选中央党校“两山”理论教学案例。健全河长治监管体系,“河长治”工作获得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千岛湖水环境质量在国家环保部公布的重点湖库中名列前矛。二是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消灭Ⅲ类水以下小微水体。完成975个小微体整治提升,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Ⅰ类,县域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完成经济开发区和石林镇、左口乡等4个乡镇、10个居民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化完善河(湖)长制,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枫林港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三是推进城区生态修复。高速入口沿线、高铁入城沿线、临湖地带岸线、城市建筑密集区“三线一区”作为重点,完成47个生态项目修复。坚持系统推进,针对景观风貌、建筑立面、截污纳管、山体边坡、硬质设施等方面进行修复。建设项目开挖边坡和植被退化的湖岸线实施永久性恢复。


改善城乡面貌。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完成千岛湖大道、新安东路、新安北路等主要路段和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实施秀水广场、珍珠广场、规划展览馆、滨湖景观飘带工程;龙门坑隧道等花海建成开放。二是完善提升交通网络。杭黄高铁正式通车,千岛湖站成为“复兴号”列车首发的县级站,被誉为“最美景区式高铁站”。千黄高速淳安段完成形象进度35.8%,杭淳开高速公路列入省高速公路规划。枫常公路淳安段改建工程全线开工,昌文公路临岐至紫槽岭段、丰茂半岛连接线工程顺利推进,潭唐公路屏门至郑中段、05省道快速路建成通车。拆除05省道收费站。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淳杨公路成为全国首条以“绿色公路”命名的最美农村路。三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组建专业淳安睦剧团,淳安竹马入选国家非遗保护目录。完成105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和92处历史建筑修缮,建成103个农村文化礼堂。四是推进实施“公厕革命”。全县公厕按“千岛湖标准”乡镇2A标准,城区3A标准进行改造提升。五是实施“百源经济”工程建设。依托全县52个都100条溪流的资源禀赋,沿溪打造具有淳安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富农,使那些曾经平常无奇的溪流,变成如今的“聚宝盆”。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水平转化。


(三)精准施策,提升城市品质


景观改造提升。一是加强城市绿化,加快绿道成网。实施“见缝插绿”打造绿地景观。截止2018年底,淳安县建成区绿地面积661.3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建成区绿地率40.65%,建成区公园绿地25处,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7平方米,居住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1.42%。 同时按照开湖透气、添彩加色、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乡土元素的理念,完成开发路沿湖岸线、环湖北路湖岸线、阳光路的景观飘带建设,对鼓山入城口、千岛湖大桥入城口和05省道入城口进行景观改造,对宏山公园、李家坞森林公园、风暴坞公园等山体公园进行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绿道成网。二是加强城市美化,打造鲜花特色街。按照美丽道路建设标准和理念,先后完成了梦姑路、城中湖南路和汽车北站至阳光区块道路改造项目;完成了鱼街、钓鱼岛区块沿线、新安东路和南景路等景观美化。对新安南路、新安大街、南山大街等街道进行景观提升,打造精品特色街区。三是推进城市亮化,打造传奇光影秀。先后投资1.3亿元,对千岛湖中心湖区沿线建筑立面、湖岸线及周边岛屿进行夜景照明提升。2018年结合千岛湖镇打造特色街区的需求,投入5000万元,对城中湖沿线19幢建筑立面及湖岸线实施了夜景照明提升,按照G20杭州峰会标准,将城中湖周边建筑联成一块可播放灯光秀的超大显示屏,展示康美千岛湖、缤纷千岛湖、活力千岛湖和未来千岛湖等四个主题。另一方面投入400万元,对新安大街、新安北路、城中湖路等重要路段行道树进行亮化装扮,共悬挂15000米,安装LED投光灯1200盏,从而打造夜景网红街。四是传承淳安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家园。深挖“文化基因”,在城市小品、城市家具设计中充分体现淳安元素,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街头绿地、城市绿道、环湖景观飘带等重要节点布局蕴含淳安文化的艺术小品,如:睦剧文化、渔文化、新安文化、水文化、水下古城等,展现淳安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民俗风情。


环境改善提升。一是精心打造美丽城镇。按照“淳安韵味、乡土记忆、民俗风情、全域旅游”的要求,全力打造具有淳安味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镇图景。围绕“洁化、绿化、美化、序化、亮化”的思路,实施“道乱占、车乱开、线乱划、和“乱停车、乱堆物、乱摆摊”的六乱专项整治。通过整治提升,淳安多个乡镇被列为省级样板,并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精心打造美丽农村。按照“建好一个项目,造就一个景点。形成一片风景”的思路,布局“一城一湖一圈多点”的旅游格局,全力打造一个县域大景区,使全县村村如画,处处皆景。新培育精品村12个,打造精品示范线2条。“百源经济”初显成效,汪家源、雪坑源等10条重点源完成投资项目97个,投资额2.55亿元。在新华网主办的“美好生活,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18休闲旅游发展与品质峰会”上,淳安成功入围“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成为浙江唯一一家获得此殊荣的县城。三是精心做好美丽环境。实施道路保洁准精化、设施清洁标准化、垃圾收运多元化、公厕服务人性化、湖面保洁立体化、生活污水零排放化、新老城区一体化、督查考核规范化、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化的“九化一体”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桶车直运、日产日清,城区道路冲洗路净线明。四是实行酒店生活污水上门收集,湖面垃圾打捞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保障优化提升。一是实施医疗服务“双提升”工程,县级医院省市托管和资源下沉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完成县一医院、妇保院等一批卫生项目,引进黄锋康恩、千岛湖口腔等民营医疗机构,千岛湖养老中心投入运行。二是实施60周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城乡客运车辆优惠乘车和免费乘车。三是实施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94元提高到665元。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县残疾康复托养中心投入使用,助残直通车服务全覆盖。


服务便民提升。一是实行互联网+代您跑,中介服务代您跑,审批资料代您跑,工作人员代您跑的四替模式。二是推行互联网+建设。完善规划档案查询系统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审批服务指导QQ群和微信群,推进证照速递,网上申请,电子章和电子文件归档系统的三个全覆盖。三是精简审批流程,取消施工图审查、白蚁防治、房屋转让等事业性收费,施工许可证审批材料从19项缩减至8项,联合综合验收从8个减为1个,灰线检验及±00检测实现零上门服务。四是实行设计机构免费农房设计全覆盖。编印发放《农村住宅装修指导手册》,《沿湖沿线区域农民建房通用图集》《淳安民居图集》和《农民建房管理服务手册》。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认证工作,设计单位下乡服务修改农房图纸活动,提高农房规划建设水平。


二、巩固中国宜居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思路


(一)坚持高水平城乡规划不松劲


坚持高端定位。一是按照“城乡规划引领城乡发展,城乡设计提升城市品质”的要求,把规划工作重点从编制转向规范,扩张转向提质。注重远近结合、城乡统筹,注重减量集约、多规合一,注重弹性空间、适度留白。二是接轨杭州拥江发展,融入长三角的规划战略研究,加强乡镇、园区平台法定规划编制报批,优化县域发展空间。


强化规划统筹。一是推动城乡设计全覆盖,编制城市有机更新系列规划。加强城市旅游功能规划布局和城市色彩研究。深化控制性评细规划,专项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宜居性。二是加强规划前期调查研究,做好敏感地带土地出让,加强用地多规审查。强化规划批后监管,建立信息共享,现场共巡,合力共管的现场巡查体系。三是加强城市风貌和建筑风貌把控,坚持建筑高度,房屋密度,道路宽度和改造深度“四度”共抓,“天际线,山际线,湖岸线”三线同管,让城市疏密有致,舒心适气。


(二)坚持高标准生态保护不松懈


优化环保机制。一是坚持“水秀天下的颜值”和“淳安于心的气质”内外兼修。实行美化、亮化、洁化、序化、彩化、文化的“六化一体”模式,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和小城市试点培育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深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交通治堵”,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二是统筹做好供排水,污水处置,垃圾处理,燃气,市政道路等设施,提高城市污水处置率,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三是巩固“无违建县”创建成果,全力推进防违控违,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继续实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品质提升工程,继续推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绿色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村。四是树立保护至上的理念,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资源禀赋,环境保护,空间容量等因素,推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细化环境保洁。一是实现普扫、机扫、冲洗、快速保洁“四位一体”。建立道路冲洗常态化,交通隔离护拦清洗日常化,遂道清洗错时化,环卫基础设施清洗有序化的“四化合一”。二是建设智慧环卫,抓好背街小巷,餐饮后厨,市场周边,地下空间等城市“阴面”环境卫生。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建设,全面启动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


(三)坚持高质量民生保障不动摇。


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有新的进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圈。二是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行智慧化就业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2%以内。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改建体育休闲公园,推进县博物馆{移民馆}建设,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


服务无缝对接。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广就近跑一次,建立审批员代办机制,全年上门服务。二是完成审批系统升级,实行县批材料共享,继续简化办事环节,建立项目参考库。三是开展服务满意度测评,通过下基层,进农户、访民情、解民忧等活动,提升服务的主动性,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本能,树立以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服务民生上有新提高。


(注:本文是2019年8月28日淳安县宜居办给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居城市与城乡治理专业委员会调研组的工作汇报材料)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宜居城市与城乡治理专业委员会

通讯地址:北京101121五号信箱

邮政编码:101121

电子邮箱:yjcswyh@163.com

联系电话:18600196839(微信同号)

微信公众号ID:yjcsycxzl

官网网址:www.yjcsycxzl.org.cn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