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昌市:城管帮个体老板“炒”出一片天下
中城网2008-01-25 09:08:40
——记许昌市“万帮炒货”经理李绍立
许昌市“万帮炒货”总经理李绍立,从事过卖水工、押运工等10余种“不起眼儿”的职业,最后靠炒瓜子起家,现已在河南省拥有13家干货连锁店面;他曾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靠亲戚救济度日,通过努力奋斗,如今已拥有百万元资产。今天,“万帮炒货”老板李绍立回忆起创业历程的酸甜苦辣,无不感慨的说:没有城管人就没有万帮的今天。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读完高中的李绍立从农村老家来到许昌,在一家饭店做起了服务员。工作两年后,他跳槽到许昌食品公司,先后干过押运工、屠宰工、搬运工和罐头包装工等职业。
由于公司逐年衰落,1993年后,李绍立基本上处于半下岗状态,每月领取少得可怜的基本生活费。而此时,他在许昌既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老家的亲戚又需要接济,他深陷困境之中。
怎么办?等是等不来钱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
李绍立撇开国有企业工人的面子,买了辆人力三轮车,开始在许昌的大街小巷蹬三轮儿。后来,他夏季批发雪糕、冰激凌,到学校附近零售;冬季买来山楂做成糖葫芦,到大街上叫卖。成为一个经常和城管队员打游击的“钉子户”。
1996年,李绍立发现街上卖瓜子的生意很好,就决定摆摊儿做这个买卖。他在许昌市三八路与六一路交叉口卖瓜子、干货,生意红火,他还在人行道上建起了一个临时大棚。由于诚信经营,他在顾客和供货商中树起了很好的口碑。生意越做越大,摊子越摆越远,整个人行道几乎被占满了!城管队员一次次管理,他一次次抵触。争吵出现!矛盾升级!肢体冲突也屡屡上演,大棚依然“倔犟”的立在那繁华的十字路口。
2002年,结合许昌市的实际情况,许昌市城管局打响了取缔马路市场的战役,退路进店(场),还路于民。规定市区主要街道上不准摆摊儿设点。李老板的炒货摊再次被列入退路进店名单,他想好了,罚款多少都交,无论如何是不会挪半步,这可是一年几万块的收入啊!时任城管二大队大队长李柯、教导员邓军面对李老板的冷嘲热讽,多次登门“拜访”,落家常、讲道理、讲政策,用温暖渐渐融化这块“坚冰”。李绍立明白,要想把生意做出名堂,靠摆摊是很难做到的。接着城管队员又发动亲戚、朋友的关系,积极为李老板的炒货摊联系合适的门店,并帮他筹借资金数万元,还减免了一部分的管理费用。2003年炒货摊消失了,“万帮炒货”挂牌开业!
如今,李绍立的炒货店不再仅限于批发零售瓜子,而是购买了大型干炒机器,自炒自卖。为了炒出好口味,李绍立买来“恰恰”等不同品牌的炒货,通过反复品尝、配料、改进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顾客群渐渐稳定和壮大。
经营面积扩大了、品种齐全了、环境整洁了,每天都是顾客盈门。目前,万帮炒货从单一的炒货发展成为提供综合性婚庆用品的许昌名店。分店发展十余家,营业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李老板逢人就说:没有城管人就没有万帮的今天。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