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五大理念”刷新思路 城管模式全新亮相
中城网2008-03-02 17:18:07
占道摊点“边管边生”;渣土车抛洒“屡禁不止”;城管暴力执法与少数市民暴力抗法常常成为社会的“尖峰议题”……新的一年,南京市将以新思路应对这些城市管理的难题。
四个“还没有”是困扰城管工作的“病灶”
南京市市容局局长张东毛坦言,当前城管工作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可将其简单概括为四个“还没有”——
一是“重管理、重环境的理念还没有牢固确立”,少数领导干部还没有把城管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马路经济、摊点经济、亭棚经济、知法犯法、违规审批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回潮性、反复性的怪圈还没有真正走出”,占道摊点、渣土抛洒在部分区域仍处于失控状态;
三是“建设难、难建设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治”,环卫基础设施在规划、选址、建设时遇到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四是“守纪律、重形象的意识还没有根深蒂固”,少数城管人员违反纪律的事件还时有发生,影响了城管队伍的整体形象。
“五大理念”刷新城管工作新思路
解决城管难题,关键在于以下理念的确立。
“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今年元月3日,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到市容局调研时强调:“一个连马路都扫不干净的城市,指望低档次的马路摊点、亭棚经济,是不可能在区域经济、城市发展中‘争先进位’的。任何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以摊点亭棚来解决就业、以马路经济来维护稳定的行为,都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把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以管理促环境的优化、以管理促竞争力的提升、以管理促经济的发展,应该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逻辑。
“和谐城管”的理念。以暴制暴只能越走越窄,死路一条。打造和谐城管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优良执法环境的必然要求。
“长效管理”的理念。突击是暂时的,突击的方式方法只能上演一出出“猫与老鼠”的游戏,最终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有效。实现长效管理,在工作标准上,要做到“天天都干净”;在工作方法上,要强化执法巡查和源头管理;在工作督查上,要加大暗查比重,提升考核权威性。
“精细管理”的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城管工作提档升级,关键在于贯彻精细化的要求,努力在打造精品、形成亮点、增加看点上下功夫。
“建管并重”的理念。寓管于建,将管理的要素前置,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管理的要求;以建促管,通过新建和老城改造等,彻底根除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顽症,为管理打好硬件基础;建后管好,在建后把管理工作及时跟上,以严格高效的后续管理延续建设成果。
南京城管新目标: 着力实现“七个转变”
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问题产生不是一时一地,解决也不可能短期达到。单凭一两个部门、出台几条法规条文、进行几次“突击整治”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已经明确提出,2008年的城市管理的目标,是实现“7个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迎查式、保障式管理向制度化、常态型管理转变;从主次干道管理为主向背街小巷管理为主转变;从问题成堆以后管理向初期防范的苗头管理转变;从八小时以内按部就班管理向问题多发时段的动态错时管理转变;从劝说式、驱赶式管理向高违章成本管理转变;从大呼隆、粗放式管理向责任制、精细化、数字化的综合管理转变;从依靠收费、罚款和亭棚摊点经济养管理向财政加大投入保管理转变。
城管模式正在“出新”,相信城市将因此变得更和谐、更宜居。(杭春燕)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