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泉州市:牢记责任 和谐执法

中城网2008-04-23 16:20:07

 

 

 

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柯仲秋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业窗口,两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已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执法公正、廉洁高效”的建队思路,牢固树立为民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的工作理念,努力创新城市管理方法,注重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积极构建法治型、服务型、和谐型执法机关,推动在社会上树立5个方面的良好形象。

    一、坚持政治立队,树立令行禁止、遵纪守法的形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干部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靠我们贯彻实施;市委的决策意图,靠我们执行落实;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靠我们组织指导。没有高度的政治纪律观念,就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一是坚持党性锻炼培养。以机关党建工作为支撑,开展经常性政治理论学习,成立各级学习中心组,制定学习计划,以《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等为主题举办专题讲座,引导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管执法工作的能力及执政为民和便民服务能力。二是注重队伍规范管理。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注重增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件。建立值班、带班、早会交接班制度。建立请销假和外出报告制度。建立局长办公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内务卫生管理、车辆管理制度。建立《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件备案规定》、《泉州市城市管理违法案件督办规定》等行政执法12项制度。三是严格执行上级决策。坚持贯彻好、执行好上级的各级工作决策,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最高纪律、重大的政治原则,贯彻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建立城市管理督查工作8项制度,加强对各个时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的工作督查。认真抓好上级交办事项和各类案件的落实,两年来,共办理各类信访举报件1398件,及时出警查处“110”社会联动值班室受理的群众举报投诉3887起,组织拆除“两违”建设5368宗,面积647485平方米。每月参与“一线通”与市民对话接受投诉553起,办结率、反馈率均为100%。

    二、转换执法理念,树立为民服务、甘当公仆的形象

    把“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执法队伍正确对待人民的唯一方向,注重增强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为市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见实效。一方面,致力提升公共服务标准。注重加强公共服务型执法机构建设,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明晰公共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在制违上,坚持每月与市民对话,每年开展2次接访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咨询和宣传,接到举报投诉后及时派员到现场制止。在信访上,坚持搞好接待、正面引导、热情服务,一般的问题3天内、复杂的问题15天内处理解决。在办案上,严格办案程序,做到不出现先调查后立案、先上报调查终结报告后立案审批等程序倒置的现象,对各类案件做到定性准确、处罚恰当。另一方面,大力营造便民服务氛围。致力建设联得上、动得快、服务得好的行政执法系统“110”社会联动窗口,坚持24小时及时处理市民群众的举报投诉,认真维护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城管服务大厅建设,集中行政处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实现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强化政务网、局域网建设,健全完善电子管理档案,推动互联网政务公开,方便市民群众掌握法律法规和管理信息。再一方面,努力实施为民办事措施。坚持维护和推进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强指导“便民摊点”规范设置管理,积极引导从事流动摊点的外来工、农民工入场、入市经营。规范市民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的办理落实,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加大案件督查办理力度,坚持做到及时反馈、按时反馈、准确反馈、主动反馈,重要案件及时报告进展情况。大力推行导办、帮办、督办、转办工作制度,形成值班工作“分类归档、上请下达、组织出警、现场制止、综合反馈、跟踪督办、倒查讲评”7道环节和“一线通”接访“整理分类、情况通报、分类处理、专项督查、案件评议、及时反馈、内部讲评”7个步骤。

    三、推进依法行政,树立依法执法、公正执法的形象

    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依法管理城市、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注重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方面多做工作,在提高用法律手段管理城市和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上多想办法,致力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构建法治机关。首先,致力依法调查。加强执法程序规范,对案件立案、调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送达、案件终结等必要步骤做出明确规定。加强对执法相对人权益保护,严格执法告知,坚持执法公示,实行执法项目、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机关和被执法对象的权利义务以及执法工作纪律5公开。对各类行政执法案件,坚持依法展开调查,做到事实经过未说清不放过,基本案情未查清不放过,违法证据未摆清不放过,案件性质未搞清不放过。其次,致力依法审理。推行案件流程管理,建立案件评议制度,成立由局长、副局长、相关科室、直属大队、督查大队、开发区分局负责人等组成的案件分析评议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评议审理工作。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市局领导、各区局、直属大队、督查大队、直属分局、各科室负责人会议,研究疑难案件,及时处理解决。再次,致力依法处罚。建立案件调查、案件审理、行政处罚相分离工作制度,统一行政处罚。积极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依法梳理32部法律、法规、规章74条条文,明确行政处罚依据,针对不同违法事实、性质、主观动机、社会危害程度及后果,梳理行政执法行为48项(其中行政处罚42大项100小项、行政强制5项、其他行政行为1项),细化分解处罚标准461 项,促进行政处罚“明码标价”,减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第四,致力依法运行。界定执法权限,汇集梳理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并报市政府核准,指定专人负责对案件处理各个环节的审核把关。制定执法文书样式,统一执法文书,实行一案一卷、规范建档、数据库管理。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建立分管领导直接参与案件处理工作制度,实行机关纪委、政策法规科、执法综合科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和督促指导。

    四、建立工作责任,树立恪尽职守、争创一流的形象

    大力发扬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执法责任制,推动行政执法机关的积极有效作为。第一,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将法定职责和行为规范确定为内部考核目标,逐级分解执法任务和明确分工。制定《执法责任制考核方案》,定期开展对执法责任制的检查督导,采取检查考评并兑现奖惩等方式,促进执法责任制实施。认真落实重大案件审批报备制度和交办案件的办结反馈制度,使执法责任制贯穿于所有执法各个环节,促进执法人员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定期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法案卷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并将评查结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评议中,促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各项责任到人。第二,确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在城市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对每个人的岗位工作标准、年度工作目标作出具体、量化规定,形成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坚持“日考勤、季评议、年述职、定期考核”四项制度,深入开展岗位绩效评估工作,认真兑现岗位工作绩效奖惩,注重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第三,实行办案工作责任制。建立制止“两违”组织领导、巡查监管、联系协作、制违拆违、宣传报道、责任奖惩6项工作机制,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任务、定职责、定时限的“五定”工作责任制。建立机关工作人员分片挂钩制违、整治道路交通环境工作制度,实行领导带班、早会交班、值班案件专报制度。建立查案、包案工作责任制,机关监察室、纪委、督查大队定期组织案件“回访”,每季度组织讲评通报。

    五、培育文明风尚,树立廉洁高效、文明执法的形象

    依法行政是构建法制社会的着力点,文明执法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功,廉洁执法是行政执法队伍的及格线。我们坚持以预防和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机关、和谐城管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机关勤政廉政建设,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既着眼于依法执法,又立足于文明执法。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围绕和谐建设主题,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倡导文明执法风尚,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工作原则,积极营造文明执法氛围。开展“文明执法”大讨论,坚持“冷”对待暴力抗法,两年来,执法人员遭遇暴力抗法67人次不同程度受伤,但始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摒弃粗暴执法,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文明行为,倡导遇到违章先敬礼、先教育、先劝导、先帮助。大力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获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既着眼于高效办案,又立足于廉洁办案。严格实行限时办案制,注重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办事拖拉、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等问题,大力提倡工作不过午、不过夜,培育养成“不推、不拖、不误、不漏、不错”的机关作风。认真破解办案“人情风”、“关系网”,倡导机关廉政文化,探索建立“一线执法、立案跟踪、案件审批、财物管理、执法程序、监督制约”6道制约关口,逐渐形成符合城管执法行业实际的惩防腐败体系。既着眼于创造和谐,又立足于维护和谐。大力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各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和互相配合,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宣传,努力构建各部门协调配合、市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注重在破解市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大兴落实之风,认真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平息化解市民群众的内部纷争,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