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城管楷模”袁才顺
中城网2008-05-23 17:57:20
编者按: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关山中队副队长袁才顺同志因公殉职,江城悲恸!全国城管执法战线的同志们,深切悼念自己的好同志、好同行、好战友!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袁才顺同志忠于人民、爱岗敬业的精神,坚持亲民爱民,文明执法,构建和谐城管,通过深入推动“2008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年”活动,全面建立起城管执法队伍亲民、文明、和谐的良好新形象。
城管楷模——袁才顺
罗夜沙 叶火生 韩令
武汉市洪山区城管执法局关山中队副队长袁才顺,兢兢业业从事城管工作18年,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终因持续操劳使身体器官衰竭,献出年仅41岁宝贵生命。5月21日,武汉市召开城管系统向袁才顺同志学习动员大会,武汉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追授袁才顺“二等功”,市总工会追授“五一劳动奖章”,市城管局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
高烧4天不离岗,城管英雄殉职
袁才顺生于1966年,是1991年全市统一招考的第一批街道城建监察队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勤恳,为人本分、和善。从去年开始,小袁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家人和同事经常劝他注意身体,他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今年3月初,他在医院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急需心脏搭桥;同月又查出患有隐性肾炎和肾功能不全。医生曾再三叮嘱他注意休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14天后,他考虑到中队的执法管理任务非常繁重,未办理出院手续又开始边打针边工作。本月中旬,袁才顺在中队长突发脑血栓被送进医院后,承担了中队日常调度工作任务。
据了解,由于袁才顺所在中队的责任范围大,面积35.6平方公里,包括41个社区,违建控管、油烟噪音整治、出店经营控管等任务重,袁才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达百余件。特别是4月中旬以来,武汉市几项重大活动在关山地区布点,保障工作迫在眉睫,袁才顺无怨无悔地带病连轴转。
4月25日下午,穿着制服在太阳下工作的袁才顺仍感觉“浑身发冷”,被同事们强行架到医院。不料,因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经20个小时抢救无效,26日14时在协和医院去世。
街坊邻居含泪自发吊唁,社会各界盛赞楷模城管
获悉不幸消息,4月26日,前来吊唁的街坊络绎不绝,袁才顺所在青翠苑小区内近2000名邻居自发前往吊唁,街坊危秀梅等伤心流泪并自发为他搭灵棚。
青翠苑小区82岁的陈振应老人说:“他们认识袁已有4年,他这个人真是热心快肠,乐于助人,今年年头下雪时,小区内很多人比他年轻、比他身体好,别人不管雪是否封了路,而他总是主动管,下了几长时间的雪,他就铲了几长时间的雪,每天都是很早起床,铲得黑汉水流,一直从小区门口扫到楼栋门口。”
陈振应爹爹自发编诗一首:“为民辛勤未息肩,高烧4日仍向前,突闻噩耗才顺逝,邻居个个泪涟涟,扫雪清道无声干,邻居出行获安全,助人为乐为已任,为民奉献记心田。”
街坊张冬梅含泪回忆:“他平时总是关心我们这些老人,晓得我腰疼,总叫我好好休息,有事总是主动帮忙,他安慰我的话,我的儿子也没有对我说过,现在他走了,我们院子里没有人不流泪的,我现在一想到他的事就哭。”
袁才顺家中条件简陋,妻子是一个搬运工,每月只有几百元钱工资,儿了正在读高一,69岁的母亲吃低保。得知袁才顺不幸殉职的消息后,武汉市城管局、洪山区的领导,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近千名战友前去吊唁、看望、慰问,湖北省、武汉市领导、武汉市总工会、武汉市城管局、洪山区人民政府、区总工会、区组织部、区人事局、区各街镇乡、各城区城管执法局等46个单位及个人送去慰问金、捐款17万余元。
袁才顺殉职后,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此高度关注: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好向袁才顺同志学习的宣传活动。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绪鹍前往袁才顺家中吊唁送去慰问金,转达省、市领导对其亲属的亲切慰问,并专题批示:“袁才顺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代表了全市城管战线2万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值得弘扬,要认真组织向其学习的活动。”
同事眼中:袁才顺永远停不下脚步
袁才顺在艰苦的城管执法一线18年,足迹遍布洪山区红旗街、和平街和关山街的大街小巷,尽显对工作的恪尽职守,他每天像上足发条的钟,“早上六点半,中午吃盒饭,下午接着干,晚上十点半”,同事们经常这样形容袁队长。
2005年,袁才顺在和平中队主持工作时,负责辖区内19个行政村,两个社区, 36.8平方公里违法建设的控管任务。当时,中队加上他一共只有4名队员,拆违控管、整治占道经营、整治夜市、油烟噪音扰民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袁队长总是脏活、重活、累活抢着干。
“马路长,脚板量,村湾多,腿来梳。”这是袁才顺同志经常对大家提起的口头禅。和平街辖区内背街小巷特别多,特别长,就算开车巡查一天也查不完。他硬是用一双脚板走遍了和平街的大街小巷、村村湾湾。
哪个村湾有几条路,有几块空地,有几口水塘,哪里容易出现违建,他都一清二楚。有一天,袁才顺带领队员巡查到一个村湾,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栋房子说:“这栋房子加层了,一星期之前还是三层,现在加到了五层。”同行的队员不相信,找出资料核对,果真如此。很快,这处加高的两层违法建筑被拆除。事后,队员们夸袁队长真是好记性,袁队长却谦虚地说:“哪里是好记性哟,是好脚板才对,在村湾里走得多了,情况自然就熟悉了。”
“楷模城管”业绩不同寻常,2005年,全市拆违总面积149万平米,2006年,全市拆违137万平米。袁才顺所在中队,两年直接拆除违建房460处,累计10.2万平方米,在全市132个执法中队里,全市排第一。
洪山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炳江感叹,袁才顺看起来不声不响,做事用心,针对违建房拆了又冒出来的现象,袁才顺琢磨出“三清工作法”:拆除违建房还不算完,还要清理当地的农民工、清理建材、清理脚手架。这样,没了物资、找不到人手,违建户再想“种房子”也难。“三清工作法”后来很快在洪山区推广。至今,这项“发明”仍被全市同行借鉴。
袁才顺走后,他遗留的4本笔记本上清晰记着:2005年,违建控管、整治占道经营、治理油烟噪音污染,工作任务一个接一个,一年下来,他只休息了两天;2006年,有一个月,他加了30个夜班,8个早班;2008年3月后,他3次住院,42次抽空到医院治疗,但从没影响工作。
妻子眼中:他是个本分憨厚的人
沉浸在悲痛中的袁才顺妻子桂寿芝在向其学习的报告会上说:“结婚十多年来,他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本分憨厚,对生活和工作都是一样。”
袁才顺每天工作时间都拖得很长,常常是早上不到7时就出门,晚上九十时才回家。有时,他前脚刚进家门,110联动电话后脚就来了,他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就转身走人。
城管执法工作处在社会矛盾冲突的第一线,时常有情绪激动的市民做出过激行为。袁才顺回家经常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不是扣子掉了就是袖子扯破了,桂寿芝心一直是悬着的。让他换个工作岗位,免得家人担心,他却说:“在机关坐办公室不习惯,还是在一线工作心里踏实。”
1991年,妻子桂寿芝分娩,直到儿子出世,袁才顺都没有出现。家务事袁才顺总是顾不上,老人病了,是她送医院,小孩上学,也是她接送。
“他是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的岗位,每次换上工作服,他都觉得身负重任,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去管段看看,说不放心,可是自己妻子的生日,却总记不起要买礼物……”
刚开始,妻子桂寿芝还有些埋怨,经过时间的沉淀,她加深了对丈夫理解,渐渐习惯了这种特殊的家庭生活。有人问桂寿芝,付出这么多,值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桂寿芝心里,丈夫为人朴实,没有不良嗜好,甚至烟酒不沾。每次回到家中,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陪妻子散步或帮她买菜做饭,夫妻俩的恩爱,让邻居和同事们羡慕不已。
才顺出生在九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俭朴节省,日常的衣服,经常穿的是那双50元买的皮鞋,口子开了,底子破了,在鞋摊上缝了线、换了底再继续穿,好几年,就是不愿意买新的。他总说:“每天在外面巡查、拆违,旧鞋子穿着舒服,遇到下雨下雪天也很方便,不会心疼。”
2003年11月6日,他的妻子悄悄给他买了一双180元的皮鞋,勤俭朴素的他,五年中舍不得穿一回,走的那天才穿上。他舍小家顾大家,儿子从上小学到读高一,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
执法管理中:他是“没有脾气”的城管
在社会上,人们一提起城管执法,就会联想到“掀摊子”、“砸炉子”、“拆房子”,很多人对城管队员有抵触情绪。而他却从未与执法对象发生任何冲突,再难啃的“钉子户”遇到他,也变得服服帖帖。
袁队长经常对大家说,城管面对的大多数是弱势群众,如果我们粗暴地扒别人的房子、掀别人的摊子,就会激化社会矛盾,我们要学会顶得住压力、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关山街省建五公司宿舍门口,有一位叫张忠明的残疾人,一家四口原来以开“麻木”维持生活,“禁麻”以后,靠修鞋为生。由于占道经营,他经常与城管执法队员打“游击战”。城管一来,他就撤;城管一走,他就来。袁才顺上任后,了解到张忠明的难处,为了帮助这个困难家庭,袁才顺多方奔走、多次协调,终于在关山街的一个社区内为张忠明找到了个合适的经营摊位,地方不大但生意不错。新摊开张的那天,袁才顺来看望他,他久久地握住袁才顺的手:“兄弟,你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城管人”。袁才顺去世后,记者采访他,他含着泪水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关山街双塘小区,有一个炸爆米花的老人,经常占道经营,做了多少次工作,老人就是不听。有一次,进行综合执法,袁才顺暂扣了老人的爆米花机器。老人流着眼泪来到中队。一了解,原来,老人的儿子有病,孙子要上学,经济十分困难,没办法,老人只有摆摊补贴家用。老人恳求袁才顺将机器还给他。
袁才顺被深深地打动了,他温和地对老人说:“机器我可以还给你,你以后不要再占道经营了,我们会尽快给您找合适的地方经营。”
老人抱着机器准备离开时,袁才顺从身上掏出二十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用颤抖的手接过钱,含着泪花走了。从那以后,就再没看到老人占道的身影。
袁才顺经常对战友们说:“城管工作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我们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执法对象,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以心换心,帮助他们,这样既履行好工作职责,又树立好城管形象”。
据洪山区和平城管中队协管员曾凡磊介绍,他当协管员3年多了,上班第一天,就是袁才顺带。那天上街巡查,碰到个占道经营户,他当面答应得蛮好,等我们再转回来,摊子又摆出来了。我气得跟他吵,说你捡不捡?再不捡我就掀摊子!袁队长一把拦住我,说:“小曾,莫跟别人吵,要文明执法。我们做工作难,别人也难。”
袁队长像个冇得脾气的人,碰到违章占道、出店经营的,他也一脸的笑,耐心讲道理。辖区有14条路、两个集贸市场,大几千户经营户,他没跟别人发生过矛盾。碰上再难缠的“钉子户”,他出马,总能做通工作。
和平中队几个新来的城管协管员问他怎么总能这样没有脾气,有一回,他说起了自己大姐卖莲蓬的事。
袁队长兄弟姐妹5个,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家庭条件都不太好,他说:“我大姐夏天卖莲蓬补贴生活。她跟我说,每天早晨摘的新鲜莲蓬,就想找个好地段,快点卖出好价钱,怕城管来管,更怕态度不好的。我一看到那些跟我们‘打游击’的经营户,就想到她。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要把工作做好,也要体谅别人的艰辛。”
跟着袁队长干了几年,协管员都服他。现在遇到不服管、说不通的经营户,火气上来、想动手掀摊子时,就想起袁队长的话,下不了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在袁才顺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所在的中队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中队;他本人也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工作者。
江城表彰学习“人民的好城管”
“袁才顺同志是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楷模,是全市城管系统学习的榜样!”22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市城管系统向袁才顺同志学习。会上,市政府向袁才顺追记二等功,市总工会追授其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绪鹍要求全市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袁才顺同志为榜样,为构建“和谐武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朱毅,市人大副主任肖常谷、市政协副主席黄蔚堂出席大会。
为让袁才顺家庭无后顾之忧,武汉市洪山区政府决定拨款10万元,建立专项助学基金,保证其子顺利完成学业。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