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亚蒙走访广东省中山市城管执法局
中城网2008-07-08 17:46:54
中山“和谐城管”制度化 15万案件无差错
“第二届和谐城管论坛”2009年拟在中山举行
2008年6月30日至7月3日,罗亚蒙考察了广东省中山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考察期间,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中山市市长李启红会见了罗亚蒙会长一行。参加会见的有: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中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贺振章、副秘书长吕东玲,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薛飞英,副局长黎汉钊、马玉莲,办公室主任胡文学。李启红市长对罗亚蒙总编一行到中山考察表示欢迎,并感谢罗亚蒙总编将2009和谐城管论坛选定在中山举行,同时希望罗亚蒙总编将中山作为宜居城市实践研究基地。罗亚蒙总编感谢中山市委、市政府对中国城市国际协会工作的支持,称赞中山市城市规划建设得好、管理得更好,对中山市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和谐城管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考察期间,罗亚蒙到中山市城管执法局进行了调研座谈。参加座谈的有: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薛飞英,副局长黎汉钊、马玉莲、黄国权、周卫忠,副调研员阮世创,局长助理叶茵欣、苏剑锋,办公室主任胡文学,法制科长尹健,综合科长潘池胜,人教科长黄坤庆,综合科主任科员罗美芳,信访科副主任科员林泽生,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李孟开。薛飞英局长全面介绍了中山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理念,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构建和谐城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罗亚蒙总编认为,中山的和谐城管经验,对其它城市有参考、借鉴意义,尤其是垂直管理体制和规范化运行机制,具有很高的实践科学价值。 考察期间,罗亚蒙一行还参观了紫马岭公园、孙文纪念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西区烟洲社区、岐江两岸城市景观带、中山市区步行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中山故居公园、中山先生纪念馆、中山先生故里南朗镇、“菊城”小榄镇、灯饰之都古镇镇,并实地详细了解了中山市城管执法局东升分局的规范化建设情况。 考察期间,罗亚蒙接受了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中山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
【调研材料】
健全管理体制 完善运行机制
以人为本,逐步创新城市管理新格局
——广东省中山市城管执法工作的主要经验
广东省中山市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下辖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2.3万。它以占全省1%的土地面积、2.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3.8%的生产总值,经济总量位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第五位。2006年3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山的生活环境竞争力全国排第20位。同时,中山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1997年荣获联合国颁发“世界人居奖”,2005年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2007年11月,中山市在全国26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脱颖而出,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等4家单位共同授予“中国(大陆)首届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称号。2008年11月,中山市将迎来“全国生态城市”验收。中山市优美的城市环境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这一切倾注着中山市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心血。其中,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推进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维护城市形象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广东省法制办领导充分肯定中山的做法,认为中山在城管体制、机制运作、制度建设、规范执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广东城建监察协会专门发表文章向全省推广中山经验。
中山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符合中山市实际需要的城管执法体制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国法函[2001]36号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中山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公告》(粤府[2003]7号)的精神,中山城管执法局于2003年1月23日挂牌成立,作为中山市人民政府负责集中行使城市管理方面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组织架构:目前,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综合科、法制科、人事教育科、宣教信访科和城市管理工作科,下设25个基层派出机构,以市局名义执法,受市局和所在镇区政府(办事处)双重领导。2008年4月中山城管执法局20个执法所升格为分局。人员定编:全局执法人员定编242名,全部经过选调或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进来的。队伍日常管理、人事、业务、培训等由市局统一负责。经费来源: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管理制度,所需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经费、专项经费等):局机关和直属分局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财政核拨;其余分局列入所在镇区政府(办事处)财政预算,由所在镇区财政核拨。全体正式执法人员待遇按同级国家公务员标准执行。主要职责:依法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履行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管理原则:坚持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有机结合,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功能,按“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要求,基本建立了以城区为核心、各镇区为基础的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廉洁高效、部门配合的执法管理体制。
二、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管执法工作
多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人、财、物、政策方面保障,陈根楷书记、李启红市长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表示“市委、市政府就是城管执法部门的坚强后盾”。2005年11月15日和2006年1月22日,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陈根楷两次视察中山城管执法局城管执法工作情况时指示:“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管执法队伍要做中山市市容环境卫士”。2008年1月22日,在全市城管工作暨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五周年庆祝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要求城管执法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抓源头,抓根本,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从突击整治向常态管理4个转变,在管理中服务,在执法中服务,全力打造和谐城管。”落实经费保障:除必要经费外,2006年以来,为支持城管执法系统规范化建设,市、镇两级按比例分担投入,先后投入近600万用于解决城管执法车辆、装备器材以及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开展。落实城管系统办公场所:市政府于2007年6月13日召开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印发《关于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在未来两年内按统一标准解决城管执法系统办公场所问题:各分局办公场所原则上单独建设,暂不具备单独建设的,可合并建设,占地一般为3.5亩至4.5亩;办公场所应设有对外办公窗口、档案室、人员办公室、领导办公室、接访室、大会议室(学习室)、小会议室、夜间休息室、值班室、装备器材室、暂扣物品仓库、门卫值班室、娱乐健身室、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功能室;办公场所严格按照统一的规格、样式来设计、建设和维护。落实执法人员保障:为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市政府在两年内按省下达的编制指标配齐、配强基层执法人员;落实城管执法安全保障:市委、市政府在市公安局成立城管治安警察大队派驻市城管执法局,专门保障城管执法工作的开展。
三、亲民、和谐、文明,逐步创新中山城市管理新格局
中山积极探索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有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针、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管执法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宽严适度、教罚并重”的新时期“十六字”城管执法指导方针,树立“体察民情、关注民生、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理念,十分尊重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城管执法工作做到以发展、维护、巩固市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实行行政执法和宣传教育相结合,在地域上区分严管区、比较严管区、相对放宽区三类,在管理对象上区分社会弱势群体、唯利是图者、违法对抗者三种,根据不同的区域或对象,采用疏导帮助、规范管理、依法取缔三种办法。这样,既保证了城市主要街道、路段及重要地点市容整洁有序,标准高,管理好,又让社会失业者有适度的生活和生存空间,确保了中山社会和谐稳定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三是严格奉行文明执法,恪守“生存权大于生活环境改善权”原则,对弱势群体原则上采取“不经三次教育劝告不予行政处罚”的措施。四是不断提高城管执法服务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2007年实行临时流动摊档规范管理试点,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将在全市24个镇区一些公共场所划出范围,设好护栏,搞好标志,解决一批下岗人员就业问题;2008年开展无照流动废品收购的整治和规范管理工作,给250名无照流动废品收购者发牌,改“堵”为“疏”,让废品收购职业化、行业化,利用市场杠杆实现政府、市民和废品收购从业者“三赢”;坚持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程,鼓励城管执法队员开展见义勇为、捐款、献血等;建立以分局与社会团体、经济欠发达村、贫困家庭等长期帮辅机制;探索对一些有地方特色、有发展潜力但易扰民的行业规范管理,如夜间烧烤、麻辣熟食、露天酒吧等,给予正确引导,疏堵结合。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执法队伍建设。中山始终把加强局和各分局的班子建设摆在首位,使各级班子能担负起“领头羊”的作用。其次是大力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及综合素质培训,每年举办若干期各类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教育,全面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综合水平。几年来,办案15万多宗,没有出现差错。全面开展机关和基层队伍的规范化建设。目前,中山城管执法局年办案数量为3万多宗,仅次于公安部门,每天出去都要与行政执法对象打交道,必须参照公安队伍要求,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做到统一编制、统一装备、统一制度、统一培训、统一执法、统一办公场所等,使执法队伍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大力推行城管行政执法责任制。在执法工作中,中山逐级分解工作职责,量化、细化工作目标,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局长、分局长负责全面,副职领导负责分管线,班组负责所分区域,分局负责本辖区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级级、班班、组组、人人都有责任、有目标、有要求,全员达到目标责任化管理要求。此外,中山还建立了一级监督一级、上级指导监督下级的工作机制。市局成立督察组对全市执法工作进行督察,每周通报一次督查及整改情况;邀请12名社会各届人士担任城管执法廉政监督员监督廉政执法工作;利用媒体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使城管执法工作逐步达到公平、公正、透明,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为民能力。
五、抓重点、破难点、造亮点,全力维护优美市容环境
城市管理执法系统代表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履行职责,维护中山优美市容环境是我们的根本使命。多年来,中山全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天16小时上路执勤,每天24小时值班处理市民诉求,每年365日全天候开展工作,成立5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5万多宗,办理群众各类信访案件1.2万宗,至今没有出现1宗诉讼败诉案件,没有发生1件职务犯罪案件。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达90万多人次,执法车辆达45万多台次,在高压线走廊临时搭建物整治、清理违法建筑、取缔无证照占道经营、推行门前卫生三包、清理城市“牛皮癣”、查处乱搭乱建、乱拉乱挂横幅标语广告、维护市容美丽整洁等工作中,执法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甘当城市市容环境卫士,使我市的市容市貌始终保持在较好水平,为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提高中山在全国、全球的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把握城市管理内在规律,全面推进城管执法工作发展
中山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和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紧跟全国、全球城管先进经验,争取在把握城市管理内在规律、从整体上推动我市城市管理水平上新台阶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多年的实践,中山市城管执法局认识到城市管理有如下内在规律:
(一)党委、政府的重视决定城市管理工作的方向。城市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城市管理涉及面广、内容烦琐、情况复杂、反复性强,在执法中经常遇到阻碍、干扰公务等抗法行为,执法人员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期盼各级基层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对城市管理工作多关心、多爱护、多支持,加强工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二)城管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城市管理的内在发展规律。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恰当地规定管理和执法的范围、内容、强度和执法标准,绝对不能跨越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追求管理的高标准。要在长效管理的基础上,用可持续管理的观念指导城管工作,将繁荣与市容的矛盾统一在可持续管理的范畴中,以可持续管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孜孜不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人口高度集聚,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共性,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换言之,没有人的集聚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也就没有城市的一切。城市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城市市民,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致力于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只有这样,城市管理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
(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执法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城市政府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搞好城市管理就是最大的公共服务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更多、更高,渴望有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良好的治安环境。因此,城市管理必须努力改善市民人居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五)城市管理工作必须走依法治理之路。民心归法,城市大治。城市必须靠法律法规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只有当法律法规在城市活动和全体市民心目中具有崇高权威性时,实现城市管理的目标才会有根本的保证。
(六)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始终把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城市管理者队伍是城市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对违法行为、事实的认定和裁量准确不准确,个人的言行、举止是不是规范,都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者队伍是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依据薛飞英局长在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改定)
摄影:人民城市网编辑邓丽君 中山日报记者洪喜鹏
中山市市长李启红会见罗亚蒙时表示
希望把中山市作为宜居城市实践研究基地
中山市市长李启红会见罗亚蒙
中山市市长李启红会见罗亚蒙
李启红市长和罗亚蒙愉快交谈
李启红市长向罗亚蒙赠送纪念品后合影留念。右为邓小兵常务副市长,左为薛飞英局长。
中山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贺振章(左)、副秘书长吕东玲(右)参加了会见。
罗亚蒙在中山市城管执法局调研座谈
罗亚蒙(右)、薛飞英(左)在座谈会上
参观孙文纪念公园
在孙文纪念公园
参观烟州社区狮山公园(原为农民采石场,农民致富后修建为公园)
考察西区烟洲社区
参观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
参观中山步行街(夜景)
拜谒中山先生故居
在中山故居公园
在中山故居公园
在中山先生纪念馆内
在中山故居公园门前
了解中山市城管执法局东升分局规范化建设情况
中山市城管执法局东升分局
考察中山市城管执法局东升分局留影。左四为东升镇镇长梁汉熙。
考察中山市小榄镇
小榄镇政府办公大楼
小榄镇镇长彭志辉(左)副镇长黄发枝(右)
小榄城市新貌
考察古镇灯饰。左为古镇镇长苏恩明,右二为副镇长王超刚。
考察古镇灯饰
察古镇灯饰
接受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中山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