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市:城管破解创卫十大难点给城市一张美丽的容颜
中城网2008-08-11 12:28:06
谁“丑化”了咱们城市
户外广告、霓虹灯从无到有,记载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也让城市增添了美感。而凌乱无序、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和街头涂鸦,半亮半暗的霓虹灯,却成了视觉 “污染”,丑化了我们这座城市。
美的元素成丑化“元凶”
一块广告牌、一盏霓虹灯,从竖于城市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品位。而这些原本是城市美的元素,如今却成了丑化城市的“元凶”。
在舟山市定海区解放路上的 “新茂百货”前方,有一个光秃秃的空广告牌,两面玻璃布满灰尘,很不美观。而同样的空广告牌在总府路、环城东路、白虎山路上都可看到。
据记者从市城建委了解到,目前城区广告大多是由广告业主招租,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并不注重社会效益和形象,由于不及时更换,导致了广告牌空置现象。
同样,霓虹灯让城市的夜晚有了色彩,但很多缺字、少字的霓虹灯不但误导了消费者,还会闹出笑话。“明明亮着的是‘海天休闲中心’,怎么走近一看变成了‘海阔天空休闲中心’,同一家店怎会有两个名字啊?”路人林珊飞不由询问。原来这家位于定海环城东路上的休闲中心,门面霓虹灯“阔”和“空”两字的霓虹灯管坏了才成了这样。
“不雅”广告五花八门
定海芙蓉洲路是城区最繁华路段,一到晚上,这里热闹非凡。为招揽顾客,商家的霓虹灯 “争妍斗奇”。“这条商业街虽然很热闹,但广告牌乱七八糟,有的掉皮了,还有的放在了人行道上,总体感觉比较乱。”住在附近的市民石莹莹说。
走在芙蓉洲路上,“船老大”海鲜店赫然醒目,因为这家店的门面“与众不同”。三楼的墙上斜挂着的15面旗帜迎风飘扬,虽然这一创意体现了店家的良苦用心,但放在这条街上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在昌国路定海区政府对面的一组 “八荣八耻”涂鸦画,也让人看后哭笑不得。16幅图画没有一幅完好无损,画上的人有的在“流眼泪”,有的颜色已脱落。左边第一幅主题为“以热爱祖国为荣”的图中,一个小眼睛、大嘴巴的“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分不清是男是女,就像是漫画里的小丑。
“这些画立意挺好的,但画得实在不好看,何况是放在政府机关办公楼前,真不雅!我每天要经过这里,不看也得看。”家住昌国路上的退休教师邱老师说。
无序管理哪来有序规范
市创卫办宣教处处长林海通认为,城区很多广告牌存在材料使用不规范、设计不注重美感、缺乏节能意识、对城市文化理解不够等因素,导致部分广告产品成为城市“高污染产品”。而发布广告企业的营销观念相对落后,也忽略了对社会效益和企业形象的长期投入,使得城市广告一拥而上,成为“霸道广告”。
“权责不清,职能不完善是广告业无序的结症。”一位知情人士说,“现在广告审批、规划的权力在市城建委,但管理却落在了区级有关部门,这给实际管理带来了难度。”目前,我市城区广告牌、灯箱、霓虹灯等没有完善齐全的审批标准,也没有具体规划。“管理的标准是什么?该怎么管?”定海区某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此显得很无奈。
是什么让城市“破相”
满街都是破旧遮阳篷
遮阳篷本是用来遮阳的,而破旧的遮阳篷不但遮不住阳光,而且邋遢的样子影响了整条街的整洁。
记者在定海环城南路看到,在一家打着山西刀削面的店面前,遮阳篷已被撕开了一小半,广告牌也随之耷拉着垂落下来。 在沈家门日用品市场,在这里开了13年店的老板葛金亮感叹地告诉记者说:“这里的遮阳篷都四五年没换了,能不破啊?”葛金亮说:“我们自己不好换,最好有关部门来帮我们统一一种颜色。现在不是在创卫嘛,一条街颜色统一了、整齐了,看起来就比较美观。”
而在定海西大街,记者见到了另一番情景,古式建筑与门面广告牌相协调,样式、颜色统一的遮阳篷安装在商家的门面上,感觉整洁舒适。
空调外机“黑得吓人”
在沈家门新街,一家“八方缘小吃”面馆的两层楼房在整条街显得特别低矮,二楼的空调外机在白色墙壁的映衬下显得特别黑。“以前我们偶尔还会去擦一擦空调外面的灰尘,听老板说下半年这里的房子都要拆迁了,我们也就不去管它了。”面馆服务员夏美丽告诉记者,这里的面馆已开了5年多了,空调安装也已经有两三年了,但从来没看见有空调罩。
路过的市民赵新平说:“这里的空调实在太脏了,很多空调都没了空调罩,长年下来,真是黑得吓人。”
沿街“万国旗”羞羞答答
2008年8月7日下午,在定海环城东路的夜来香休闲中心,记者发现该休闲中心门口外的护栏上挂了很多内衣、内裤、床单、毛巾等物品。“这里每天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女士内衣内裤,都大半年了,一直没人管理。路上来来往往那么多的行人经过,实在不文明。”家住附近的老人罗忠根摇着头说。在定海、普陀的许多休闲中心附近,几乎都有这样的“风景”。
在定海建国路,舟山警备区司令部附近的平房外,远远近近拉了7条约10米长的绳子,上面挂着衣服、被子等。附近居民刘亚娣告诉记者,这里的很多外来务工者没处晒衣服,就在墙上钉几颗钉子,拉一条线,家里各种东西都往这里挂。
“沿街晒衣服的现象确实存在,基本都是在我们下班后拿出来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发现一次劝说一次,下班后也安排人员巡逻。但单靠劝说总不是长久之计,最主要还是要靠市民的自觉性。”定海城区的一位城管执法人员说。
沿街立面整治 为城市“美容”
城市立面容貌的管理绝不是一般的城市管理,而是城市形象和领导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全体市民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素质的具体体现。城市立面容貌也成为了城市美学的一个部分,被称之为城市的“第二轮廓线”。
一座城市美不美?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来体现。沿街立面、城市色调和亮化构成一座城市的整体“容貌”,这一视觉的受众是每一位市民。而这些细节的美不美,直接关系着这座城市的品位和文化涵养,也显示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
“创卫”对城市沿街立面容貌提出了具体要求:读报栏、画廊、户外广告、霓虹灯等位置设置应适当,布置形式应与街景协调,并保持完好、整齐、美观;建筑物、公共设施上不得乱画、乱写、乱刻及乱挂广告……
目前,定海、普陀城区和临城商业街的建筑多数在10多年前建成,临街建筑立面有不同程度的污渍、残缺、脱落等现象,户外广告、牌匾设置也尺寸不统一,高低不一。政府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
“创卫”验收的日子逐步逼近,沿街立面容貌整治已刻不容缓。
“沿街的广告边角是否有破损,店门前的招牌是否‘缺胳膊少腿’,夜晚的霓虹灯是否完整……”这些检查管理成了近日来定海、普陀、新城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最忙碌的事。
定海城管执法局夏燕辉所属中队管辖范围包括人民路、解放路,是定海最繁华热闹的中心地段,也是我市最“出面相”的区域。“在巡逻中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定海金三角酒店二楼厨房窗户冒出的油烟熏黑了墙面一大块;办证中心对面性保健品店的小灯箱破损很厉害,有的店面转让了,但原来的灯箱广告还挂着;定海公园对面二楼美容院的霓虹灯只亮了一半,我们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并向业主提出了整改意见。每天这样的巡逻至少4次以上。”夏燕辉说,“目前管辖范围内需要整改的灯箱有53个,遮阳篷9个,8月底前将可整改完毕。”
像这样拉网式的排查整改在定海城区各个角落进行着。据定海区城管执法局裘海祖介绍,沿街立面容貌整治他们下达了“三道令”:一是通知沿街建筑立面有污渍的单位限时进行清洗,并加强巡查监督力度。二是户外广告、灯箱、牌匾、遮阳篷破损影响市容市貌的,通知产权业主及时进行修复,对拒不修复的将予以处罚或拆除。三是对未经批准设置的不合理不规范的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进行拆除。目前,该局已完成了排查摸底,发现了1000多个问题及需要整改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将逐一按照“三道令”进行整改,在今年10月底全部完成。
市城建委规划处也开出了“药方”:对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时限,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进行拆除;对户外广告、牌匾设置不够统一美观的地段进行重新设计审批,并对定海城区有残缺、脱落现象的建筑物外观进行修复。
记者从普陀区建设局了解到,普陀城区的集中整治也正在有序进行,将重点对普陀城东、城中、城西、浦西未整改的、废弃的和无主的各类设施进行集中拆除。临城商业街店铺招牌专项整治,目前已落实经费10万元,已对二楼屋面的店铺招牌进行统一制作,8月底全部完成。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