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开发区“数字城管”效率高
中城网2008-09-18 13:13:26
记者从天津开发区城管局获悉,2008年6月22日,开发区在本市率先启动建设网格化数字城市管理系统,截至目前,“数字城管”系统共排查出开发区内影响市容环境的事件问题超过7000件,其中绝大多数案件都得到妥善处理,而且处理周期比原先大大缩短。
所谓“数字城管”,就是运用GIS地理信息采集、GPS卫星定位、GPRS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一系列数字技术,配合PDA移动信息终端、LED显示屏等硬件设备,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平台。
开发区聘请了30位城管监督员,这些监督员们都配备了带有GPS卫星定位及高清晰摄像功能的“执法通”手机,他们的职责就是巡视各自工作片区,一旦发现有井盖丢失、路灯倾倒、垃圾洒落、占道经营等问题,便用“执法通”将事发现场拍下来,通过无线网络,将照片或视频立即上传到“城市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随即利用GPS数据,自动识别发生问题的具体位置即时立案,并按照所发生问题城市部件的职责权属,把任务分派到有关责任部门。
一般情况下,现场不需要动土施工的限时24小时内解决,需动土施工的限时3至7天内解决。影响道路通行及安全的,需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如果在限定时间之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则被视为超期案例,城市管理中心将再次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目前,“泰达数字城管系统”已与泰达呼叫服务中心25201111实现信息共享,市民通过热线电话反映的城管问题,也将进入该系统的流程。(苏杰)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