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杨易:敢破善立,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

中城网2008-09-24 18:00:16

 

湖南省常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杨易

    城市管理是一个老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新课题。常德中心城市建成区达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68万,城市功能比较完善,城市环境比较优美,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而所有城市名片的获得无不与城市管理息息相关,在这样一个好的基础之上,如何解放思想使城市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则是每个城管人面临的新课题。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只有破除那些窒息事业发展生机、桎梏创造思维活力的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与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常德的城市管理要实现“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既定目标,我以为应在“四破四立四转变”上狠下功夫。

  一破安于现状观念,立科学跨越意识,从单一管理型向多元管理型转变。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工作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城市管理工作的需求。我们既要看到现在我市在发展上所取得的前未有的进步,又要正视目前与先进城市之间存在的差距。不能“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如同温水里的青蛙,沉湎于良好的“自我感觉”之中。从现在的城市管理模式看,我市虽然在执法形式上实行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但在职能的归并上,由于种种原因还未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批示落实,甚至连市政府10号令中所要求归并的职能都还尚未完全落实到位。致使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受到以往“旧城管”思想的束缚和“小城管”观念的制约,实际的管理范围主要仍停留在单纯的市容管理方面,对其他方面的管理不是职能不全,就是无法可依,举手投足都有被告之虑。客观上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现象,主观上容易造成执法人员的执法畏惧心理。从而形成安于现状的多,思之改革发展的少;等待观望的多,主动创新的少;按老套路办事的多,按新思路谋划的少;保平求稳的多,敢想敢干的少。因此,要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努力摒除凭过去的经验办事,按传统的模式办事,甚至看上级的眼色办事的习气”。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效果。按照上级精神积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完成职能归并,彻底实现“管”“罚”分离,实行城管职能的全方位覆盖,把城市管理工作从进退两难的死胡同中拉出来,切实增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危机感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用“跳起来摘大桃”的胆识和气魄及“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拼搏精神,实现常德“大城管”的跨越式发展。

    二破因循守旧观念,立改革创新意识,从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走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意愿。因此,由封闭管理向以人为本的开放服务转变是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的本质要求。作为城管执法人员,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勇于冲破“惯性思维”、敢于突破“惯例”,将管理对象变为服务对象,变大声呵斥为轻言细语;变“下田割谷”为耐心规劝;变搬上车为搬进店;变一味的堵为疏堵结合;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变惧怕诤言为开门纳谏。积极与群众沟通,主动上门解难,尽可能使自身的工作方法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向发展。

  三破封闭狭隘观念,立开放协作意识,从相对封闭型向全面开放型转变。城市是一个以契约为纽带的社会。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在全面开放的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坐井观天只会让我们与时代脱节。对外开放,加强交流,才能使城市管理工作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理念,将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向全面开放的管理模式转变,并力克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不计长远发展和全局统筹的“码头意识”。构建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推向市场的坚决推向市场;需要部门配合的建立联系会制度;需要条块结合的则将权力充分放开。总之,要用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用国际的眼光谋划事业,用科学的思维制定措施,用务实的机制提供保障。使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赶超先进,不被时代所抛弃。

    四破片面发展观念,立人本民生意识,从简单粗犷型向规范精细型转变。良好的城市容貌、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正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成为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条件,日益成为城市吸引力、发展推动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管理能够促进环境的优化,管理能够促进竞争力的提升,管理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但规划和建设具有阶段性,而城市管理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谓“三分建,七分管”,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当牢固地树立起建管并重的思想,牢固地树立起环境是生产力,城市形象是资源,抓城市管理就是促生产力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构建科学高效、责任明确的管理机制。一是将管理重心下移,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街乡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将管理向街乡和社区延伸,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严密的管理、监督、考核责任体系,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起设施部件和管理事件相对应的责任考评体系。二是将清除牛皮癣、垃圾清运及处理等一般性城市管理事务市场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经营理念。三是注重对市民人文素养和环境艺术的培养,注重城市发展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实施市民文明行动和打造城市户外广告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市民整体素质,提高城市管理的市民参与率,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四是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城市。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举见文明。在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精心谋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注重对城市细节的打造,处处体现便民利民、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充分体现“城市管理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城市管理理念。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