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兰屯市:日新月异的环卫事业
中城网2008-11-04 16:39:27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扎兰屯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环卫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拙笔记录一二,以告世人。
扎兰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于1952年,当时叫卫生队。20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赶着驴马车,手摇铃铛,走街串巷清运垃圾,葛根路、大桥街、中央路等几条少之又少的街路基本没有开展清扫保洁。单位租用生产队的大院停放车辆和办公,30多人的环卫队伍,被人们誉为“三老一破”(老车、老马、老头、破房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扎兰屯市环卫事业推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到目前扎兰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有职工干部400多人,承担市区22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面积,26台各种机械车辆平均日常清运垃圾270多吨,同时还管理着248座公厕和398眼污水井,全体职工干部以辛苦我一个、清洁千万家为立业理念,夏天一身汗,冬日两肩霜,为扎兰小城清新靓丽做着突出贡献。
扎兰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之初,清扫保洁工作十分简单且量小,镇区(扎兰屯镇)一条马路,几条小街道,清扫保洁面积不足10万平方米。1978年以后扎兰屯城市基础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力度逐年加大,市区清扫保洁面积分别提高至3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120万平方米、160万平方米、190万平方米,到目前,扎市环卫处有4个清扫队,260名清扫保洁工,承担市区22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
1952年,扎兰屯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之初,镇区(扎兰屯镇)人口少,垃圾产量比较低,日产生垃圾20多吨。环卫处(当时叫卫生队)20多位清洁工人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赶着牛车、马车手摇铜铃铛走街串巷清运垃圾,那时人们环卫意识比较淡薄,垃圾倾倒十分随意,更谈不上进行处理。1978年以后环卫处开始使用胶轮拖拉机清运垃圾,时间不长又被“解放牌”翻斗车所取代。如今环卫处所使用的车辆都是新型翻斗车,垃圾一级清运12个车组,全部为密闭式翻斗车,垃圾二级清运使用大吨位翻斗车、装载机装车,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120马力的大型推土机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垃圾推平覆盖。目前,扎兰屯市垃圾一级清运、二级清运、社区垃圾清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市区垃圾日产日清、车走点净的目标。
过去的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从事街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工作的大多是临时用工人员,改革开放实施以来的30年,环卫工人待遇逐年得到提高。2007年,在扎兰屯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市环卫处将临时工工资分别提高至538元、620元、820元,并且全部纳入市财政保障范围。夏季为环卫工人配发制式风雨衣,冬季发放制式棉服,使环卫工人身心得到了极大保护。过去的环卫处大院是租借生产队的,改革开放之后环卫处有了自己的大院和办公楼。如今在占地17000多万平方米的大院内,黄墙红瓦的办公楼、整齐划一的车库、沥清路面宽阔平坦,春夏季节,院内树影婆娑,鲜花盛开,雕塑影墙,石桌石橙,到处呈现着园林风光。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扎兰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30年,面对未来的发展,该市环卫处全体职工干部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心竭立地奉献在环卫工作的岗位上。(扎兰屯市城管执法局 李润龄 苗现存)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