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高唐县执法局打造服务型城管侧记
中城网2009-03-03 16:13:19
纵观全国各地城管执法的社会形象并不见佳,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反面多于正面,其原因主要在于城管执法管理体制的弊端和行业特点,提高城管执法的威信与形象步履艰难。2008年2月,在聊城市高唐县优化办组织的行评中,高唐县执法局的位次为后三名。时隔一年,2009年2月6日,在高唐县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高唐县执法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 “二○○八年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仅一年的时间,该局由行评后三名一跃成为先进单位,这其中包含着该局领导班子及全体人员的多少努力和辛苦!
大讨论,促进工作作风新转变
2008年,在高唐县“机关作风整顿暨责任落实年”活动中,执法局痛下决心,力铲时弊,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了“转变工作作风,重塑执法形象”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并致力于打造服务型城管,在执法人员中开展了以“五比五看”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即比思想,看谁政治上过硬;比服务,看谁社会评价好;比方法,看谁善解难题;比纪律,看谁严于律己;比贡献,看谁绩效突出。活动中每位执法人员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和认真查摆,人人写出整改报告,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位沿街商户发自内心地说“执法局的工作作风转变的真不少,社会形象日渐提高,与我们商户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实践证明,执法局转变工作作风新举措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现了“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对执法局说三道四的少了,理解关注的多了;经营中我行我素的少了,主动配合的多了;生活中对城管执法贬损诋毁的少了,支持褒扬的多了。
该局在“大讨论”活动中废止了一批不合时宜的管理规定,修改完善了《执法局内部管理制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车辆管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落实了月考核、季评比措施,及时兑现了激励政策,使队伍建设外有压力,内有动力。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亲民便民,提升城管执法新理念
该局着眼于打造服务型城管,提出城管执法必须“把服务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上”。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体现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就是民有所求,必有所应,就是着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沿街商户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中最难根治的顽疾,为处理好市容与繁荣的矛盾,拓宽弱势群体谋生渠道,该局对占道行为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坚持疏堵结合,启动了置业服务工程。他们经过实地考察论证,协调有关单位在不妨碍市容、不影响交通的闲置场地设置了置业服务点、便民摊点群,进一步规范了早市、夜市,实现了城市管理与关注民生的共赢。一位流动商贩动情地说“现在,执法局为我们提供了经营场地,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的空间,我们的买卖逐渐红火起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打游击了!”。去年以来,该局共设置置业服务点、摊点群13个,规范早夜市2处,对6所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规范整治。油烟污染、噪声扰民关乎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该局对每次投诉做到及时受理、及时查处,及时反馈,妥善处理双方的矛盾。有一家饭店在一楼经营,二楼住户经常投诉其油烟污染,经多次协调无效后该饭店决定搬迁,但在重新租赁房屋时遇到了困难,该局主动出面帮助饭店老板寻租房屋、洽谈租赁价格,很快使老板满意地搬迁,并且目前的经营效益非常好,那位饱经油烟污染的住户也终于享受到了清新的空气。
该局还积极倡导执法人员为群众排忧解难,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为百姓办好事、实事。仅去年一年全局共做好人好事200余件,帮扶农村低保户、城市低保户、孤寡老人、贫困学生12人,捐款捐物共计2万多元,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问卷调查,科学谋划新思路
为更好地建设服务型城管,摸清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急,去年12月份该局开展了“贺新年问卷调查”活动。在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被调查对象,将调查问卷寄给他们,征求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看法,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日常表现给予评价,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同时对每位中层干部给予综合评议,然后将调查问卷以无记名邮寄的方式寄给局办公室。被调查对象普遍对执法局的工作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一位社情民意观察员在调查问卷中动情地写到“城市因你们而美丽,执法因服务而和谐,愿我们携手共进为提升我们家园的品位而努力!”。活动中,他们提出了非常衷恳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城管执法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城管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纵然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城管人的拼搏精神,有广大市民的配合支持,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美丽的华章!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