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管执法新发展
中城网2009-04-14 17:25:59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管执法新发展
——关于以人为本、亲民执法的实践与探索
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林立辉
“树立亲民理念,构建和谐城管”是漳州市城管执法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高举“树立亲民理念,构建和谐城管”旗帜,坚持“在工作中探索,在运作中规范,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在城市管理机制、管理思路、执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走出依法管理执法与亲民管理执法相互结合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执法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城管管执法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南,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执法理念。如何在城管执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呢?一方面,把握精神实质,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坚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城管工作实际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城管工作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科学分析城管执法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认为和谐城管就是因科学发展而提出、依科学发展而运作、循科学发展而提升,从而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即在城管执法实践中如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形成共识,在严肃执法、科学管理上打造和谐城管形成共识,为城管执法指明方向,增强做好城管执法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在实践中把贯彻落实好。另一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工作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思考如何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深入思考如何妥善处理城管执法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对怎样推进城管执法工作科学发展有了明确思路。为此,我们针对当前城管执法体制还不够顺畅、执法环境还不够宽松,舆论负面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提出“树立亲民理念,构建和谐城管”的口号,并把它做为推动城管执法的主要动力,秉承“依法·亲民·和谐·文明”的执法理念,走依法执法与亲民管理相互结合的新路子,保证城管执法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二、坚持解放思想,转变执法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按照“树立亲民理念,构建和谐城管”的要求,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执法思路上,坚持以民为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把“亲民执法、和谐城管”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全过程,正确处理好民生和执法的关系,树立起“人民城管、执法为民”的执法意识、“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意识和“依法行政,遵守程序、文明执法”的法律意识,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执法关系。在执法方式上,主动改进工作方法,置管理于执法之先,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做到既严格执法干成事,又文明执法不惹事;坚持预防为主,管理前置,变事后查处为提前介入与适时监控相结合,及时将各类违规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以便降低执法成本,减少群众损失;加快由“被动执法”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管民”到“为民”转变,主动发挥城管执法职能,为营造安居乐业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使城市管理执法的成果惠及百姓,让人民满意。在执法措施上,坚持一切围绕群众整体利益,从市民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入手,从细微处抓起,着力化解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积极倡导人性化执法理念,实施服务型管理模式,推行“教育式”、“阳光式”、“亲民式”、“温馨式”等管理办法,即使对出现的严重违章行为,坚持在教育劝导的前提下实施依法依规处罚的方针,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批的目的,尽力避免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
三、坚持执法为民,构建和谐城管
积极践行执法为民宗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实践,是构建和谐城管的新举措,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城管执法工作,丰富亲民城管的内涵,扩大亲民城管的外延,通过理性化执法、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走出一条执法、为民“两不误”的和谐城管之路。
——亲民执法,宽严相济促和谐。城管执法的利益调整涉及千家万户,直接体现党委政府关心民生、关注民意的形象。我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观,把群众利益始终作为城管执法工作的主线,把民生始终做为城管执法工作的主题,切实把“亲民执法”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之中,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服务与执法相结合、疏导与堵漏相结合,在情、理、法中寻找平衡点,做到“严肃执法,有情操作”,促进社会和谐。如在市容环境监管方面,坚持以劝导为主,实行“首违不罚”,二次违法低限处罚,屡教不改上限重罚;在规划监察方面,对一些困难户、重灾户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给予最低限度处罚,对无视劝告仍顶风抢建的违建者则坚决予以依法拆除,决不姑息,以严格执法来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女子中队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契机,不断加强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改进工作作风,实施亲情执法,始终用女性特有的温情和耐性开展城管执法工作,做到了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用真心诚意感染和打动违法当事人,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真正达到管好城市的目的,塑造情系百姓、文明执法的城管形象。
——亲民管理,堵疏结合解忧难。管好城市是我们的职责,为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多做换位思考,主动改变传统的思路单一、简单堵截、以罚代管的方式,积极探索亲情执法、科学管理,疏堵结合、“管”与“被管”路子,在严格执法中做到“文明执法”,在规范管理中做到“关注民生”,在依法管理中做到“维护民权”,使城管执法工作贴近市民、服务市民、惠及市民。2008年1月,我们牵头联合芗城执法局通过市场化运作,订制一百辆便民服务车免费提供给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摆摊设点,龙文区城管执法局在荣泽苑小区内划定了一些位置让失地群众在里面进行经营;既方便居民的需要,又解决其生计问题,缓和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亲民服务,拓宽渠道重实效。坚持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宗旨融入城管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随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并在第一时间认真处理加以解决,以高效快捷的用心服务化解城市管理中的矛盾,为民排忧解难,使亲民城管深入人心。一是健全直通高效的投诉渠道。城管指挥中心进一步优化运行程序,严格落实24小时全天候轮流值班制度,直属一大队实行24小时备勤出警制度,实行“全方位受理、高效率运作、高质量回复”的运作机制,快速解决处理投诉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有警必接,有案必查,有求必解,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一年来,城管指挥中心服务台共接群众举报投诉电话19641起,接待群众来访310人次,做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回音,并在我局执法网站公布处理结果。城管执法指挥中心先后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市文明委“五星级示范窗口”称号。二是畅通便捷透明的有效处置渠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便民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违法案件受理中心”、户外广告审批服务窗口的硬件建设,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大力开展“一张笑脸迎人、一声问候感人、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人、一句致谢送人”的温情执法活动,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树立文明窗口形象。受理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市容违法案件1501起,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共办理户外广告设置审批1080项,多次被评为“红旗窗口”,二次嘉奖。三是拓展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反馈渠道。我们高度重视对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把它做为接受监督、促进工作,推进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四及时四必”,即及时呈送领导审阅,每件必批;及时将责任分解到相关科室、落实到人,批则必查;及时办理,查则必清;及时反馈,办则必果,将办理结果逐件向代表和委员征求意见,直到满意。为认真办理政协委员“关于规范户外广告和标志管理”、“ 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的问题”的重点提案,我局成立专题调研小组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市政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决策依据,促成市政府出台《漳州市区户外广告和标志设置管理办法》和《关于缓解市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实施意见》,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市区户外广告管理无序和交通拥堵现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坚持改革创新,破解执法难题
城管执法工作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放在破解城管事业发展难题上,着力化解好困扰城管事业发展的矛盾,解决关系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长期的城管执法实践,我们认为,当前城市管理工作既面临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如何巩固创卫成果和加大城管力度方面等诸多困难,尤其是当前“违法建设、停车难、占道经营和城市牛皮癣”等难于根治的顽症,成为城管执法的难点。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城管执法规律,打破思维定势,采取创新科学管理机制、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想方设法破解城管执法的难题,努力构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和谐共荣。
1、创新前置管理机制,破解违法建设顽症。违法建设是许多城市难于根治的执法“顽症”,也是城管执法的重点和难点。我局以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契机,不断探索规划监察管理新思路、新举措,创新“重心下移、前置管理、源头防范、全力遏制”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地遏制违法建设的势头。一是宣传先行,营造良好治违环境。采取直接宣传、送法上门,发放宣传材料、案例教育、现场解答等多形式宣传《城乡规划法》;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当地基层组织的沟通与协作,营造良性互动、齐抓共管防违治违的浓厚氛围,确保城市管理规划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管理前置,源头防范违建。针对以往重视拆违、忽视前期管理所带来的矛盾,探索出一套注重管理前置,变“被动管理”为“萌芽控制”,源头防范违建的方法。在执法过程中,讲究执法方式,强化事前指导,政策法律宣传到位,友情提醒在前;事中跟踪监管,提前介入工作到位,督促整改在前;强制拆除时,执法程序到位,动员鼓励自拆在前,避免一些盲目建设的当事人减少损失,消除管理者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同时降低执法成本。三是攻坚克难,强制拆除违建。对无视劝告顶风抢建的,严格依照法律程序,以集中整治为突破口,从严从速拆除顶风违法建筑物,发挥法律法规的威慑力,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总之,由于积极采取以“抑制苗头在先、强制拆除在后”为主导的规划监察手段,既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违章搭建的势头,又改变强制拆违给群众造成的损失,有效地化解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予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予盾冲突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执法者与群众的和谐相处。
2、坚持疏堵结合,破解交通拥堵瓶颈。市区停车难,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人大、政协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确保道路畅通,我们采取三大举措:一是调研献策,提供决策依据。我们通过对市区机动车辆、人口密度、交通运营情况的调查,围绕停车场规划建设、减少摩的和人力三轮车、增加公交线路、打击非法运营以及职能部门的分工等问题深入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认真研究治理对策,拟定《关于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实施意见》上报给市政府,经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为解决市区交通拥挤现象及时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注重疏导,拓展有序停车空间。我们在对市区停车位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市区主干道人行道车辆停放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已在胜利路、南昌路等17条市区主干道310个地点补划995个汽车停车位,摩托车停车位11520.65米;增设停车位,设置警示牌,督促商家自觉做好门前车辆规范停放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市区停车秩序,有效缓解了市区停车压力,为市区交通的畅通有序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三是集中整治,遏制违停保畅通。市区两级城管执法局联合开展以市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和车行占用停车位经营整治为重点的集中整治,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对车辆乱停放进行劝导促其自觉纠正,对不服劝导的违章者予以警告、罚款,对逾期拒不接受处理的车辆送交警备案,在网上公布违章记录,有效遏制车辆乱停放的势头,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确保道路畅通。
3、坚持整治与规范并重,破解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怪圈。以小商小贩为代表的自谋职业者,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靠摆摊设点维持生计,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服务,但无序的占道经营已严重影响市容。治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是城管执法面临的一大难题,“治理—反弹—治理—再反弹—再治理”似乎成了一个怪圈,市民不满意,摊主更不满意。如何解决好城市管理与他们生存的矛盾?为此,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宗旨,采取规划市场、规范管理等疏导的办法。一是重点整治。2007年初夏,每当夜幕降临,新建成通车不久的江滨路龙文段两侧成为许多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附近村民揪住时机纷纷上路做起小生意,一时间烧烤、水果、啤酒拍档等多达上百摊,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又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我们对这些无序摆放的摊点进行专项治理,给予取缔,还路于民,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强化疏导。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和夜间大排档进行疏导,统一进入规划好的6个大排档集中经营点,实施“五统一”管理,保洁经营,使流动商贩和夜间大排档步入文明守法经营的良好轨道。三是注重引导。对下岗职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所经营的早餐、修理、补鞋等,采取提供便民服务车、定点定时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做到管而不禁,放而不乱,使原来影响城市容貌的“补丁”,成为古城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4、推行市场运作,力求根治城市“牛皮癣”劣迹。各种野广告作为城市的“牛皮癣”,严重损破坏市容市貌,丑化城区环境。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净化城市环境,彻底清除“城市牛皮癣”,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以“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市场化”为目标,实行公开招标办法,逐年扩大监管范围承包范围,形成以专业公司整治、城管执法考核监督的新机制,确保“牛皮癣”清除到位,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我们这一创新模式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全国各地兄弟单位的好评。
创新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不谒动力,是推动城管执法事业上台阶上水平的力量源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以科学的发展观投身城管执法新历程,用创新的激情开创城管执法新事业,用辛勤的汗水谱写更为恢弘的新篇章!(林立辉局长)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