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传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模式构筑城市管理新格局
中城网2009-05-25 10:28:3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模式构筑城市管理新格局
德州市临邑县城管执法局局长 韩传峰
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总结,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思想武器。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城管执法局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线面结合,重心下移,构筑“大城管”格局
传统的城管模式是以各科室为单一的管理主体,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不能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局改进城管执法模式,推行了线面结合、片区管理的新型城管执法模式。一是将十一名班子成员分管的业务理成线,并细化、量化绩效考核办法,建成城市管理的“业务线,达标线”。二是将城区划分为广场、开元、凯旋、瑞恒、洛源、鑫兴六个管理片区,六名班子成员负责管理每个片区,自行定人员、定区域、定标准、定奖惩,统一行使片区内的城管职责。三是将协调机制由上层转移到基层,由分管领导转移到一线管理人员,片区负责人具体协调片区内城管、绿化、环卫等工作,杜绝以前层层请示、多个单位相互扯皮的现象,把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轨道。通过抓住“十一条线”,铺开“六个面”,实现了“线为面服务,面为线负责”,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行政执法不“缺位”,城市管理不“断档”,城市管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社区联合,建管衔接,建立联管新机制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的多向沟通、系统之间的联结互补,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方法,形成动态合作、动力强劲的协作联动体系,推动城管执法工作上水平。一方面,利用各方面条件和资源,加强与邢侗街道各个社区的协调联系,与社区联合成立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社区属地管理职能,实现了无缝隙、立体化管理。近期,通过联合行动,清除了城中村无主垃圾1000余方,修建了30余处垃圾池,拆除违规、破旧广告牌匾400余块,清洗乱贴乱画小广告2000余处,联动机制成效初步显现。另一方面,与规划、建设部门建立衔接机制。城市管理系统包括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其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各部门只有相互衔接、加强配合,才能保证城市管理的成效。针对乱搭乱建、市政设施维护等问题,建议成立由规划、建设、城管等单位参与的联合执法小组共同治理。
三、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树立新型执法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城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前段时间,我局本着“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原则,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树立城管执法新形象。一是成立了城管女子执法中队,通过开展柔性执法、温情服务,融洽与管理对象的关系。二是清扫车、洒水车每天定点定时服务,并在餐饮场所、大型商店及城中村等重点区域设置大容量垃圾箱,净化了市容环境。三是每天固定12辆垃圾清运车早晚两次清运垃圾,实现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统管统运,改变了城中村垃圾出户不出城的现象。四是采取变堵为疏的办法,加强流动摊点管理。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小巷规范”的要求,通过对现有摊点放线定位,实施定时、定点规范服务;与摊贩签订规范经营协议书,发放流动摊点准入证等形式,破解了流动摊贩管理难点,实现了维护城市形象与服务民生的协调统一。
四、提高素质,增强效能,建设一流执法队伍。
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分管局长“一岗双责制”。分管局长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管理,对执法队伍中出现的问题实行连带责任制,追究分管局长的领导责任。同时严格落实层级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决策—指挥—实施”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二是在用人机制上完善考核、监督、奖惩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营造“靠本事吃饭,凭政绩晋升”的浓厚氛围,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规范执法上,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公共关系等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