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阆中市:推行“四四三”城管模式纪实

中城网2009-09-08 14:41:10

 

———阆中市推行“四四三”城管模式纪实

  ■2009年9月5日,周六。清晨7点,阆中市文昌宫街的商户谢均发开门营业。“早啊,货物要按规矩摆放哟!”街道专管员陈永蓉等人向他打招呼。

  每天清晨5点过,挂着胸牌的城市专管员们就出现在阆中市各个繁华路段。

  “早晨一开门首先见到的就是他们。”从曾经的抵触到现在的亲近,谢均发的心态悄然转变:“环境整洁了,生意更好做了,心情自然愉快了。”

  “蒲城管”、“黄吼街”:无论职务高低,都下一线真抓实干。

  “阆中城区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舒心!”街头随机采访十几位市民,大家众口一词。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阆中市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创新并推广的“四四三”城管模式。

  第一个“四”指增强市民环境意识的四部曲:宣传造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管态势;打造示范街道,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培训教育,规范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严管重罚,儆戒违规者。

  第二个“四”指具体落实部门、办事处、居委会、专管队四方联动,齐抓共管。

  “三”是指定人员、定路段、定经费,对专管街道实行划段承包。

  “四四三”模式从5月开始实施,街谈巷议中涌现出两个“明星”人物:“蒲城管”与“黄吼街”。

  “蒲城管”就是阆中市委书记蒲芝龙。他带头联系城管工作,公开承诺到今年9月底使城市面貌彻底改观。他主持的一次现场会商,一个中午就敲定兴达综合市场“农改超”方案,次日便启动实施。

  “黄吼街”就是4月被任命为市委秘书长的黄凤林,5月就任城管总指挥。无论节假日还是雨晴天,他都带着沙哑的粗嗓门,在大街小巷和市场广场向市民作环境治理宣传,与违规乱摆乱停者当场论理。黄凤林对“黄吼街”的“外号”不以为忤,市民们对敢逗硬的他也越来越服气。

  从市委书记到社区干部,从城管执法人员到街道、市场专管员,全市近千人直接投身整治工作中,形成一张密实的网络。

  “先难后易”的逆向思维:“脏乱差”一条街整治成示范街道

  “别人都说做事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可我偏要先难后易,啃下硬骨头,观望者自然会‘见贤思齐’。”黄凤林的逆向思维屡收奇效。

  拥有300多户商铺的文昌宫街是阆中重要的批零商业街,也是最令市民头疼的“脏乱差”一条街。众商户“把铺面当库房,把街面当铺面”,不足10米宽的街道被蚕食,仅留下不足4米供人车通行,拥堵不堪;游摊散贩四处兜售,垃圾遍地。

  2009年6月上旬,黄凤林带着执法人员来到文昌宫街,挨门逐户宣传整治要求,并发出书面通知限时整改。

  “别人都在乱摆,把我的门面夹在里面,我不摆出去咋个做生意?”个体户刘小英抱怨。

  “大家都守规经营,问题不就解决了?”黄凤林回答。

  “那摆到啥位置才叫合格?一碗水要端平哦!”一些商户担心自己吃亏。

  “我自有办法。”黄凤林眯缝着眼,笑笑说。

  6月13日一早,黄凤林带领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干部和执法人员20多人,对文昌宫街展开现场整治。黄凤林手里还提着一个墨盒。只见他举起右手,眯着眼睛,在一家商铺门口吊起墨线来,“今后你的货物不能超出这根线,要整齐码放,造型美观,而且要拍照作为今后照此摆放的依据!”

  吊墨、造型、拍照,闻所未闻的“招数”很管用,大部分商户纷纷以墨线为界“收缩战线”。连续4天,执法人员连吃饭都蹲在街边。

  终于,持续十几年的乱象一朝革除,近10米的街面还路于民,300多商户都与社区居委会签订《守规经营责任书》,文昌宫街破天荒成为阆中的示范性街道。

  先难后易,东城市场、保宁第二农贸市场、阆水广场等“顽疾”区域纷纷得到治理。

  简政放权:

  明晰“责权利”,激发新活力

  老体制下,城市管理职能交叉,容易出现管理死角,推诿扯皮现象。

  为此,阆中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将城管的地段和界线划清,落实到办事处和居委会。实行事权下放,将城市管理的人权和经费统统下拨到3个办事处和江南镇,100多名来自城管、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的执法人员被派驻下去,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并以办事处(江南镇)管理、考核为主。各办事处再将市上下放的城管责权利进一步下放到各社区,各社区有权决定环卫、协管人员的去留、工资发放、兑现奖惩等事宜,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2009年6月15日,秩序井然的文昌宫街被移交给由郎家拐社区居委会6人组成的文昌宫容貌秩序专管组承包管理。管理经费由办事处逐月拨付给承包人,若未达到管理标准将扣罚管理费。“我们居委会干部和6名街道专管员一道,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轮班上岗,不敢有丝毫懈怠。”社区干部告诉记者,现在实行属地管理,职责明确,必须充分发动居民和商户共同巩固整治成果。

  为激发全民参与城市管理,阆中市已对城区1.6万户经营户进行了城管知识方面的轮流培训,近1.7万户业主与所在社区居委会签订《守规经营承诺书》。

  疏堵结合:

  巧执法赢得“统一战线”

  “我们的工作是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好的环境,只要在方式方法上更人性化,工作更细,凭什么不能成为‘统一战线’?”黄凤林时常启发执法管理人员。

  街道专管员与经营户之间的关系活像“猫和老鼠”。黄凤林在反复琢磨后突发奇想。一次,他在巡查中发现古莲池街经营户马正兰将两大盆浸泡的毛肚摆到了人行道上,当即填写了一张处罚通知书,对负责该地段的专管员朱成勇、陈军处罚50元。“这次不罚你,但你必须把这张处罚通知书亲手交给他俩!”黄凤林转身走了。

  “唉,当我把这单子交给朱成勇、陈军,看着他们失落的表情,心里别提多别扭了!”马正兰告诉记者,专管员起早贪黑每月才800元收入,“今后一定注意,坚决支持他们的工作!”

  “转交处罚通知书”很快成了制度,先后有40多人次的专管员以这种方式领罚,起到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多的经营户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为从根源上治理占道经营、游摊散贩等现象,阆中市今年启用3个闲置多年的农贸市场,专门划拨土地建设两个便民市场,正在设立专业街道和夜市来容纳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擦鞋、修理等摊贩,还美丽于城市,还方便于市民。

  5月至今,阆中市城管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纵深推进:整治一类街道12条、二类街道28条、市场7个,规范门面1.6万间,规范和取缔游摊散贩2500个,纠正乱停乱放车辆4800多辆,拆除遮阳棚、伞2000多把,拆除灯箱广告1700个。

  “城区已初步实现大街小巷一个样,节假日和平常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的常态化城管目标。”蒲芝龙坦言,更高的城市管理水平仍待继续努力。(何凯张晓东记者陈勇)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