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铺就和谐路——记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刘连功
中城网2009-11-08 09:49:39
——记山东省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连功
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连功在街头现场调研
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有这样一支弘扬泰山精神、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文明高效的执法队伍---泰安市城管执法局。他们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将城市管理与关爱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一条城市管理的和谐之路。
成立六年来,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城管监察队伍”、“山东省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管理先进集体”、 “山东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泰安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泰安市级文明机关”等荣誉称号。在山东省城管执法局长协作会议和淮海经济区城管执法协作会议上,对泰安市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城管行政执法水平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新华社《内参选编》、《高管专供》分别刊发了泰安市和谐城管的经验和做法。
荣誉的背后,无不凝聚着荣获“中国改革百名优秀人物”、“山东省建设系统‘三五’依法行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泰安市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连功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开拓创新:科学体制保和谐
2003年8月,泰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成立。建局之初,原泰安市委书记耿文清指示组织部门要挑选一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领头人,于是经过认真酝酿,最后让与上访群众长期打交道,时任市委副秘书长兼信访局局长的刘连功挑起了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这副重担。上任伊始,他一边调研情况,一边组建队伍,一边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局党委班子成员,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泰城实际的城管和谐之路。
起初泰安市采取的是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在确保政令畅通、高效运转方面有其优势,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与区、办事处在衔接配合上,有时出现脱节现象。2004年7月,他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调整执法体制,实现城管执法重心下移。设立了泰山区、岱岳区两个执法分局,城区办事处设立城管执法所,其分支机构既垂直管理,又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构建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彻底解决“十多顶大盖帽扰一个破草帽”那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政出多门、执法扰民的城市管理弊端,实现了由“我为城市管人民”向“我为人民管城市”的根本转变。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体制,好处就在于它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发挥了规模效益,由不同部门单兵作战变为在一个部门主导下的上下左右协同联手,条块结合,共建共管的“大兵团”作战,对老大难问题的执法很容易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避免了矛盾激化,维护了群众利益。
从保障民生的角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体制和谐顺畅了,就能更好地发挥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泰城泮河大街作为主要过境道路建设经过下旺村时,少数村民煽动突击抢建,骗取拆迁补偿,一夜间出现数十处简易房屋。他带领干部队员一方面发出安民告示,一方面迅速立案调查取证,形成了强大的政策法律攻势。同时,制止违法建设联席会应急机制发挥作用,在市领导的协调指挥下,针对该村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情况,他与市政府委派的市民族宗教局金兰英副局长带领民族干部工作组,进村入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使这些违法建筑被自行拆除,为重点工程打通了瓶颈。
同时,为保障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的和谐,他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城管治安支队,建立了“城管+警察”的执法模式,及时有效地发挥城管执法保障作用。近年来,在某次制止城中村违法建设时,个别村民煽动群众拦截执法车辆,跟班执法的城管治安支队长靠前指挥,及时制止抗法行为,避免了一场群体性事件。泰安的城管体制有效地保障了大局利益,维护了公序良俗与城市和谐。
政策调整:规范管理促和谐
规划执法一直是城管执法局工作的重点、难点。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制止违法建设方面的责任,造成了城管执法部门单打独斗违法建设的局面,往往是顾此失彼,造成工作的被动。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必须用政策调整利益关系,调动各级政府制止违法建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他与负责规划工作的同志一起,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在听取多方面意见之后,2005年,参与起草并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强化城市管理坚决制止违法建设的意见》、《泰安市城市市区及泰山风景名胜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制止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方面的职责,强化两区政府特别是基层组织制止违法建设的责任,形成了违法建设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良好局面。这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医治了城管规划执法的“顽疾”。
城管执法人的责任,守土有责,必须用心用力做好每一天。为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问题,他跑基层,搞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泰安市城管执法局考核奖惩办法》,将队员工作业绩同个人收入相挂钩,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根据工作情况,按照统一标准、层层考核、综合奖惩、以奖为主、奖惩并用的原则,将工作责任定性考核与工作业绩定量考核相结合,根据队伍建设、执法效能、宣传信息工作情况,把城管执法工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市局设立行政执法工作奖励基金,按照城管执法工作考核中取得等级给予奖惩,通过改革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奖惩重心下移,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干部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疏堵结合:凝聚合力筑和谐
长期以来,城管执法单靠“一阵风”式的清理、取缔,往往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反弹十分严重。只有做到堵疏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和班子其他成员一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为经营业户和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经营和生活环境。
位于泰城岱庙正门的二衙街,是远近闻名的古玩马路交易市场,已自发形成多年,凭借岱庙的灵气,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古玩爱好者前来切磋、交易。平时零散摊位有数十处,到双休日则激增至几百处,影响了岱庙周边旅游环境和交通安全,给尾随兜售人员以可乘之机,对此市民反映强烈。他积极协调相关街道办事处,主动帮助业户寻找经营场地,并帮助解决运输问题,顺利搬迁到红门路的文化市场。这既减少了税源流失,又解决了这一存在多年的“马路市场”,彻底恢复岱庙南门周边的旅游环境。
红门路是联结泰山和岱庙两大景点的旅游热线,本应是路面宽阔通畅,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里渐渐形成花鸟鱼虫市场,后来疏于管理,占道现象愈演愈烈,乱停的车辆,乱搭的棚厦,乱摆的商品,使整个大街显得杂乱无序,市民游客怨声载道。他从关注民生,规范管理的角度出发,采取先疏后堵的办法对这一马路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协调山东农业大学,就近建设了市场,将业户顺利导入,退路进场,还路于民,广大游客拍手称快。
六年来,他先后协调建设了北黄、小井等多处市场,在背街小巷设立了100多个便民服务亭,较好的解决了占道经营问题。他紧紧抓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时机,争取市财政从城市维护费中拨出专款,在泰城主要道路设置了车辆停放护栏,基本实现了车辆停放整齐有序、规范安全。协调有关基层组织,在社区内设立广告张贴栏,给需要张贴广告的经营者提供专门场所,解决附近居民和业户对信息发布的需求,广大市民称赞人民政府为人民想的周到,服务到位。目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已成为泰安城管执法局广大队员的行为准则。
拆掉“隔心墙”:以人为本出和谐
城市管理的对象是市民,管理与被管理是一对矛盾,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城管执法本质上是政府依法管理城市,但更多的是纷繁复杂的群众工作。因此,他正确领会市委意图,把功夫花在干成事不出事上,把着力点用在与被管理者的和谐互动上,执法理念由“为城市管人民”向“为人民管城市”转变,执法实践中探索无情执法,有情操作的途径。在执法方式上,采取教育为主,疏堵结合的人性化执法。既营造和谐执法气氛,确保执法工作顺利进行,又拉近了城管与业户的感情距离,拆掉了双方之间的“隔心墙”。利用市政府便民服务热线、政风行风热线、城管投诉热线和城管执法网“三线一网”,及时与百姓沟通,解决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高考临近,针对当时投诉的突出问题,专门成立夜查队伍,集中对泰城夜间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突击巡查监控,有时一个晚上要查处20多处建筑工地,及时控制噪音扰民问题,为广大居民和考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虎山东路是城管示范街,智慧音像店主景兰英说:“我当初开店时,想安个广告牌,抱着试试的想法,让城管的同志给帮个忙,真没想到他们这么痛快的答应了。帮俺跑审批手续,联系广告公司制作,还操心免去了设计安装费,现在城管可大变样了。”不少沿街商店老板反映装卸货物时,城管人员都主动帮忙,使他们打心眼里佩服。
为了引导激励队员文明执法,泰安市城管执法局专门设立了“文明执法特别奖(委屈奖)”,用于奖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一线执法人员。目前,先后有50多人受到奖励。
自律+互动:全民参与求和谐
走和谐城管之路,当今谁解决好了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矛盾,谁就会取得成功。他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感悟到:解决这一矛盾,严管重罚固然重要,没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加强城市管理只能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他和局领导班子成员研究思路定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探索与业户、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共建的路子。
2004年6月山东省内第一所少年城管学校在泰安城管执法局建立,执法局与市实验学校结成对子,执法局提供统一服装,派出业务骨干进校讲课,宣传城管法规,校方招募千余名少先队员在周日组成协管员队伍,跟随执法人员上街执勤。2005年3月又与市文明办、工商局、质监局联合,在泰城主要街道沿街各类经营业户中开展争创“文明经营户”活动,推出“档案式”管理与服务双向承诺,丰富和发展了“门前三包”内容,执法人员和广大业户互相监督,在自律和互动中取得了和谐城管的社会效果。
2006年5月,又联合团市委及驻泰11所大中专院校,开展“城管青年志愿者”活动,2009年6月,山东农业大学又在泰安市城管执法局设立教学实践基地,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维护城市容貌环境,让在校大学生体验城管、感受城管、参与城管,青少年学生们在协助纠正违章的同时,受到了城市意识的教育熏陶,发挥了小手拉大手,青年带社会的良好效应。如今,泰安的城市容貌有了很大改观,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止,环境秩序日渐靓丽,彰显出和谐城管给泰安带来的变化。
“城管执法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虽然辛苦,但只要常怀一颗为民的心,用心去工作,用情去体味,就乐在其中。”刘连功说。六年来,他凭着一种崇高的责任,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改革精神,带领泰安市城管执法局的全体干部队员,铺就出一条城管文明和谐之路。(赵为民)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