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市罗亚敏:创建和谐的执法环境从“五个一”做起
中城网2009-11-17 13:20:47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由于多种原因,关于城市管理基层执法人员的负面报道却层出不穷,各地的城管执法环境差异很大。当前,党中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管执法必须努力寻求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模式。结合自己在城管执法岗位的工作实际,我个人认为:创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我们执法人员应该做到“五个一”。
一、牢记一份责任
首先,每一个城管执法者要有这样一种责任意识: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城市更整洁,更美丽,更有秩序,我们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如果心中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自己的责任重大,那么就会全身心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去,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琐碎事情。遇到违法行为立即制止,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认真治理,始终以工作大局为重,不谋私利,不图享受。如果城管责任心强,齐心协力,就能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和谐的生存环境;如果城管觉悟低下,一盘散沙,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会受阻。
二、建立一个标准
从众心理每个人都具有,要想保持良好的城市管理秩序,就要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对所有市民坚持一个执法标准。不管是私企老板还是街头小贩,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平民百姓,只要违反了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不放过违法者,不欺负弱势人。要坚持办案原则,统一处罚标准,杜绝说情歪风。城市管理的对象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对一次违法事件的处理若不够妥当,可能影响一条街的管理。而且,处罚不公会激怒弱者的反抗意识,使其产生过激行为,从而造成严重的矛盾冲突。城管执法者应该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和法律防线,严格执法,对所有的违法违规者一视同仁。
三、改变一个角度
执法的原则是依法行政,执法者固然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处理问题,但是我们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执法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向当事人讲道理,讲法理,以理服人,而不以法压人,以法制人。特别是对于初次违法者,要视其违法情节酌情宽大处理。在做出处罚决定的时候,要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考虑他们的困难和诉求。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学会换角色思考问题,认真听取相对人的意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化解矛盾,减少冲突。
四、 树立一种意识
城管工作的本质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切不可把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要把人民群众的困难记在心上,时时方便群众办事。对首次违法的群众耐心宣传讲解城市管理政策,对来访的群众热情接待,能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奉上”。在执法纠违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新执法模式,切忌简单粗暴。处罚教育要以教育为主,而不是以制人为重。同时,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政策,让人人都知法、懂法,自觉守法。
五、 坚定一份信念
也许我们付出了许多,但听到的还是市民的埋怨;尽管我们全身心投入,但仍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切不可放弃对工作的热情,失掉信心。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执法模式,坚守住一个信念:尽管城市管理工作又苦又累,且常被人误解,但只要我们付出和努力,我们会得到市民的认可。城市面貌要改变,城市品味要提高,绝不能离开城管。有了我们的辛劳,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才得以保障;有了我们的付出,市民的居住环境才更安宁、更和谐。尽管这条路辛苦,但有了这样的信念,我想,我们会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工作,会迎来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会发现更大的工作成就和快乐。
创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既是对我们城管工作者的考验,也是城市管理的目标之一。每一个执法者都应该为之努力,从以上五个“一”做起,在城管这条苦乐相兼的路上继续前进,相信我们的城市明天更美好。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