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亚蒙:“数字城管”概念错误 用数字技术可“零投资”
中城网2009-11-30 11:20:11
“和谐城管”倡导者 罗亚蒙
民间智库“中城国建”创始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09-R3-4项目《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课题共同主持人
近期,不少城市给人民城市网发来“数字城管”工作信息,人民城市网都没有选用发布供大家参考,这是因为“数字城管”走了一些弯路,一些错误理念、错误方法需要纠正。
现将《“数字城管”是一个必须纠正的概念》一文发布如下,供各城市参考。
核心观点提示:
1、城市政府投资搞“数字城管”,纯属浪费,没有必要,完全可以“零投资”。
2、数字技术,仅仅是城管工作的诸多工具之一,应当回归工具属性。
坚持以人为本 反对技术崇拜
“数字城管”是一个必须纠正的概念
第三届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大会推介“泰州经验”
推介“泰州经验”能为全国节约千亿财政资金
城市通讯编者按:2009年4月27日,罗亚蒙在第二届和谐城管论坛、第三届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第四届城管执法经验交流研讨会闭幕式总结讲话时说“数字城管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罗亚蒙说,数字技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使用数字技术是正确的、应当的、必要的、必然的,但它仅仅是城市管理的诸多技术工具之一。某城市投资几千万搞“数字城管”,还建立相应的正处级管理部门凌驾于城管局之上,结果昂贵的运行维护费用成为了巨大包袱,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最后只好回归城管局内,此种教训惨痛,值得各城市引以为戒!
“数字城管”应当正名“城管数字技术”
一些人所谓的“数字城管”,简单说其实就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使用一些数字技术而已。这本来是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城管需要很多种技术,数字技术只是其中之一。
目前的问题是,一些人颠倒了“城管”和“数字”的主次关系、从属关系。“数字”是一个表示信息技术的名词,“城管”是城市政府一项极其严肃的行政行为,让“数字”来“城管”,逻辑上、语法上、常理上如论如何都是讲不通的。
正确的表达应当是“城管数字技术”。在“城管”和“数字”的关系上,数字技术必须服从、从属、服务于城管工作,“数字”是“城管”做好工作的工具。“城管”必须以人为本,只能让“数字”服务于“城管”,“城管”不能盲目跟着“数字”走。
城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反对盲目技术崇拜
人类历史上,盲目技术崇拜带来的恶果数不胜数。近年来“城管”崇拜“数字”的教训也极其惨痛。
某城市前几年投资几千万搞所谓的“数字城管”,还成立了一个正处级独立事业编制的“数字城管”管理部门,这个“数字城管”管理部门还凌驾于城市政府部门城管局之上。结果运行费用极其昂贵,浪费了大量财政资金;“数字城管”工作也矛盾重重,无法顺利进行,最后还是回到城管局内。
一些城管执法局长不无感叹地说,这样劳民伤财的“数字城管”就是花钱玩儿!对做好城管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
城管应用数字技术,“泰州经验”值得各城市借鉴
江苏省泰州市是胡锦涛总书记的家乡。
泰州市城管局应用数字技术的做法,在第二届和谐城管论坛、第三届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第四届城管执法经验交流研讨会上被称为“泰州经验”,通过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影响日益扩大,正在成为城管系统应用数字技术的典型范本。
“泰州经验”在城管应用数字技术方面的主要创新有三个方面:
一是“买服务”不买设备。不仅一下子节约初期设备投资几千万元,还扔掉了每年昂贵的维护成本包袱。泰州市城管局购买数字技术服务的费用,远不及上面所说某城市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大大节约了公共财政支出。
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就是快速获取和传播信息,城管工作所需要的也不过是“信息”而已,那些技术装备的配置和维护交给企业投资不仅节约公共财政,而且可以让那些没有实力、招摇撞骗的“数字城管”公司暴露出“裸泳”真相。
二是将城管数字技术部门置于城管局之下。一是一位城管局副局长兼任城管数字技术部门负责人,保证了城管局在组织人事上对城管数字技术部门的绝对控制;二是城管数字技术部门作为城管局的内部所属单位,保证了城管局在机构编制上对城管数字技术部门的绝对控制。在泰州城管局,“城管”和“数字”主次分明,关系比较顺畅(还需进一步调整完善),真正做到了把“数字”当成“城管”做好工作的工具。
三是城管工作涉及的所有政府部门、有关单位,通过数字技术平台这一纽带,责任明确,监督到位,赏罚分明(还须加强)。
城管数字技术应用必须回归“工具”的本质属性
数字技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城管执法部门使用数字技术是应当的、必需的、必然的,各个方面都应当鼓励、支持、帮助。城管部门如何应用数字技术才比较好呢?
罗亚蒙认为,各城市政府都应当依托城管局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 依托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建立相关各部门、各单位公务协助机制,用泰州市“买服务”的方式应用数字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统一城市管理指挥权、督查权、赏罚权,形成一盘棋、管到底的“大城管”格局。在这个“大城管”格局中,数字技术虽然发挥着核心技术支撑作用,但它回归了服务于城管工作的“工具”本质属性,这才是数字技术在城管工作中应有的正确位置。
只有这样,从今往后,“城管”才不会再被“数字”折腾,“数字”才会真正成为“城管”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的有力、有利“工具”,数字技术在城管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也才能真正充分、有效、全面发挥。
城管运用数字技术,
明明不花钱少花钱就能办好,为何有人热衷花几千万去搞?
请各地关注“数字城管”背后的大浪费和可否存在大腐败!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