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漳州市:破解油烟治理难题 打造城市宜居环境

中城网2009-12-09 10:09:21

 

    随着漳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饮食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现有各类宾馆餐厅、饭店、酒家、快餐店、烧烤店、粥店等餐饮店近1000家,其中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217家。同时市区餐饮店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部分店夹杂在住宅群中,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二是小餐饮店众多,但油烟排放设备落后。很多小区在规划和开发上又未能充分考虑餐饮店与居民区隔离的问题,在先期设计时就没有预留专用餐饮排烟管道,导致后期餐饮店一旦入驻就引发居民强烈投诉,而物业小区在管理上又难以到位。同时虽然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定餐饮业排放油烟的位置不得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但相关的法律条文对油烟污染的处理方式却没有明确规定,使得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后劲不足”的尴尬,只能通过调解来解决矛盾纠纷,无法采取强制性措施。建筑设计的先天规划不足,法律在强制手段规定上的空白,使油烟污染问题成为了经济繁荣下的市容“老大难”问题,群众对油烟污染的举报投诉逐年增加,由此引发的污染纠纷源源不断。仅08年,我大队就接到市民关于饮食业油烟污染投诉达300余件之多。

    大队在梳理总结生活源普查的基础上,对市区丹霞路、南昌路、新华西、建业路、学府路等主要路段餐饮店油烟排放工作进行摸底调查。各职能中队按片区深入各餐饮店逐一普查登记,通过现场实地走访、入户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城区内数百家餐饮业户的区块分布、经营规模、位置结构、环保治理设施配置、排放方式等情况,并对新开张商家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同时结合近年来信访投诉及整改落实情况,大队在本年度对信访高发、易发区域和重点餐饮业户进行了针对性治理,通过以点带面的做法提高了整治成效。

    为保证油烟治理工作的有力推进,大队严格落实年初制定的《2009年油烟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根据 “先重点、后一般”,“先街面、后纵深”的推进思路,对区域进行了网格化责任划分,实行“大队管面、中队管片、队员管点”的细化负责推进方式,采取由每名队员挂钩三家业主的方式,对商家进行宣传,引导其合理安装油烟净化器,并定期上门对油烟进化设施的运行及清洗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商家反应的问题及时帮助其解决,获得了商家的好评。为解决油烟治理“后劲不足”的难题,一大队下大力气研究探索新的环境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环境执法监管的手段与方式,在对“天天渔港”的油烟进行取样监测中联合市监测站技术人员,引入微电脑平行烟尘采样仪,使取得的证据合法、有效,更具有法律效力,有效化解了处理油烟污染案件取证“后劲不足”的尴尬。同时,一大队不断拓展执法区域,将油烟排查治理工作深入龙文区,对南昌路龙文区联丰浩苑路段的餐饮店进行逐家细化排查,建立相关档案,对油烟排放不合格、没有安装油烟净化器的商家,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推动了油烟治理工作上一新水平。(叶萌)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