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徐州市:沛县城管执法局以文化为魂 塑造和谐城管新风貌

中城网2010-02-09 11:12:14

 

    人民城市网2010年2月9日江苏徐州消息 (徐州市沛县城管执法局 白峰为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高城管队伍素质,提升城管队伍形象,促进城管整体工作,徐州市沛县城管局在市市容管理局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勇于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文化城管、城管文化”的队伍建设新机制,有效提升了城管队伍“精气神”,塑造了“城管铁军”新风貌。

    一、思路创新,确立“法律为本、文化为魂”新理念

    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执政的灵魂,也是城管队伍建设的灵魂。“城管之本是法律,城管之魂是文化”。我们提出的这一理念,是基于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执法环境的分析,对城管事业的前瞻确立的。我局城管队员普遍年纪较轻、学历不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者素质的差异性会导致执法水平、执法效果的差异性。要带好这支队伍,单纯以制度强制的管理模式来管理,采取硬约束,肯定会有效果。但是实践告诉我们,提高队员的执法素养,丰富队员的文化内涵,调整队员的精神状态才是塑造城管队伍风貌,提升执法水平的捷径。我们的职责是管理城市,一切管理和执法都要服务、服从于城市的科学发展,服务、服从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新形势下对城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城管应当担起的历史责任和做好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管理和执法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正基于此,我们形成了用文化倡导文明守法、用文化引导文明执法的新思路,确立了“法律为本、文化为魂”的新理念。

    二、机制创新,构建“文化城管、城管文化”新载体

    搞好城管工作,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队伍,必须打造一支城管铁军。我们提出了“文明威武之师,城管铁军风采”的形象定位和“纪律严格、作风过硬、执法文明、情系百姓”的工作口号。立足队伍建设,探索构建“文化城管、城管文化”的新载体,促进城管文化建设向城管日常工作有效渗透。一是以升国旗为载体,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从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不断进行每周一升国旗和文明执法宣誓活动,旨在提高全体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工作责任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牢记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铮铮誓言,真正使城管执法工作体现出人性化、文明化、规范化的文化特点。二是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打造昂扬向上的团队精神。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能够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提高队伍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培养骨干,引进人才,组建了城管艺术团,通过社会化运作,打造了一流的录音棚。创作、录制、演唱沛县城管之歌《双手捧出和谐阳光》,表演舞蹈、唢呐、摇滚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城管精神、法律法规、和文明执法,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城管队员不仅懂管理,而且能歌善舞、充满人情味的新形象。组织合唱团积极参加全县“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演唱了《爱我中华》,充分表达了城管人对祖国母亲最忠诚、最纯洁、最真挚、最深厚、最伟大的感情和无比的热爱。组队参加了省建设厅组织的“新空间杯”乒乓球比赛,荣获了团体第八名和优秀组织奖。自编、自导、自演了迎“五一”文艺晚会。通过“好歌唱起来,好活动搞起来”等一系列活动,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魄,丰富了城管队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三是以作风建设为载体,塑造“城管铁军”风尚。如果说精神是人的灵魂,那么城管精神就是城管文化的灵魂,是激发城管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内在动力,是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的有机结合。邀请共和国的老兵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我局大型升国旗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活动,请老兵们讲述内心深处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军队的无限敬仰,以此来激发城管队员为城管事业勇于献身的铁军精神。

    在2009年6·30抢险救灾中,徐州市沛县城管执法局干部职工第一时间成立抢险救灾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敢于打硬仗”的铁军精神,人人奋不顾身、个个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城管铁军的新风采。在控制和拆除违法建设工作中,我们的队员个个争先恐后,一个比一个会干工作、能做工作,干成事,不出事,培养了敢于碰硬、勇于碰硬的“亮剑”精神。不论是老城区拆迁改造,还是新城区建设推进,我们都时刻保持强势拆违不松劲,全年基本实现了“新违建零控制、老违建负增长”的目标。2009年1-11月,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5万平方米,为政府节约拆迁成本1亿多元。城管工作面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小商小贩为了一家的生计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养活了一家人。因此,我们在具体管理中,关注民生、情系百姓,对占道经营行为不是武断的取缔,而是想方设法开辟市场,引导入市经营。既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就业困难,又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从根本上化解了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解决了民生民计问题。既实现了“多赢”,又拉近了城管与市民之间的心灵距离。四是以考核奖惩为载体,掀起争创一流的热潮。一年两次分别从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业务能力、文明执法、工作实绩等六个方面对全体人员进行无记名测评。对测评前两名的队员直接提拔为中层干部,对测评后两名的协管员予以解聘。制定全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局属各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实施量化考核,建立考核台帐,实行“一人一卡、一队一册”,将执法效果和工资收入挂钩,并作为个人和各科室、中队、分局的评优评先及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以创建“红旗中队”、“先进科室”为抓手,大力开展“执法工作标兵”、“环卫工作标兵”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榜样来阐述“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内涵,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共鸣,全面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

    三、工作创新,塑造“文明执法、和谐城管”新风貌

    我们以打造“和谐城管”为目标,以“城管文化”建设为动力,努力用先进的城管文化去引导人、激励人、规范人和塑造人,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以此推动城管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是以规定动作约束人。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实行了“网格化分工、精细化管理、立体化监督、属人制追究”的“切快式管理模式”,将规划监察、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监督进行有机整合,把杜绝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拆除违章建筑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推行行政执法包片责任制,确立各中队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队员工作效能与工资挂钩,奖惩分明。同时,要求全体执法人员严格执行“一敬礼、二亮证、三告知、四纠正、五处罚”的执法程序,对不听劝阻的违法行为人,必须三次敬礼,才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采取行政措施。“谁踢人家的摊子,谁就是踢自己的饭碗子”。二是以精良装备武装人。投入30余万元,整修了办公大楼,完善了办公设施,新建了多功能会议室、更衣室,办公环境变得整洁、明亮、规范、温馨,进一步激发了同志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办事效率。配备了一流的执法装备,为每部执法车辆配备了高音喇叭和MP3,走到哪里就把城管法律、法规宣传到哪里。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录音、录像、照相、电脑等电子设备,更换了新式制服,确保了管理执法正常开展、高效运作。是以新闻宣传引导人。成立了新闻宣传报道小组,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了市民群众的城管意识和法制意识。2009年以来,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宣传文章达200余篇,是前几年发表文章总和的4倍多。另外在办公电话中设置了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相关内容的彩铃;积极参与沛县纪委纠风办组织的《行风热线》;率先参与沛县政府网站组织的《局长在线访谈》;率先建立了网站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对有关城管执法的帖子进行认真回复,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这些工作拉近了与市民的距离,架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营造了“人人支持城管,人人参与城管”的良好氛围。四是以学习培训促进人。通过开展集中授课、在岗培训、在线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健全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全员依法行政的执行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协调能力和有效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从加强执法队员的学习培训入手,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执法观念、业务能力、执法水平,为各项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以人为本感化人。努力探索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以“尊重人、依靠人和完善人”为出发点的新型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民主管理”、“亲情管理”。成立女子中队,充分发挥女性在城管执法工作中特有的耐心、细心和善于沟通的特点,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化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执法巡查中发现有进行违法建设迹象的,对当事人宣讲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法律法规,讲清违法性、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遭受的经济负担,彻底打掉违章者的侥幸心理,从而切实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为本、文化为魂”,是我们在综合分析城管队伍自身特点、城管工作客观实际和传统管理模式利弊的情况下提出的新理念,尚处于探索和实践之中。我们深知城市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水滴石穿的渗透,需要数年一日的凝聚,更需要各种文明因子之间一定时空内的碰撞、交集和融合。今后,我们将以本次会议在我县召开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加尊重文化规律,把培养人、尊重人、提高人作为城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使城管队伍不断前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管事业不断蓬勃发展。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