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城市:城管局狠抓“行风建设”创百姓满意口碑
中城网2010-06-08 09:32:57
人民城市网2010年6月8日山东诸城消息 (诸城市城管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王金平)诸城市城管局狠抓“行风建设”创百姓满意口碑。
近年来,诸城市城管局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提高队伍素质、加强行业监督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狠下功夫,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努力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正确面对城管执法环境,切实增强抓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城管局执法工作涉及的是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关系到各层面的利益,执法相对人绝大多数是弱势群体且的成分复杂,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对城管工作还不够理解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面对严峻而现实的执法环境,城管局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把搞好城市管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牢固树立城市管理无小事的思想,认真践行“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二、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
行风建设的主体是干部职工队伍,执法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城管执法系统的整体形象。为此,局领导把行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始终将队伍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叫响了“人人代表单位形象,行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口号,围绕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坚持自身学习带动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立足实际,探索建立了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工作机制,采取岗前培训,集中军训,短期培训及法律法规考试,交流经验,专家辅导等形式,巩固了理论知识,深化了业务知识,丰富了经验知识,拓宽了执法思路,做到人人懂理论,懂政策,懂业务、懂程序,会讲、会写、会干,提高了政治素养、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通过“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创群众满意机关”,切实解决了“为谁执法”和“如何执法”的问题。
二是强化廉政建设。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强化全体干部职工荣辱观教育,宗旨教育,职业道德等教育,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行廉政建设“一把手”负总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以“自立、自省、自警、自励”为镜,紧绷廉政这跟弦,一如既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科(室),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强透明度、提高公信度,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办事;远离酒绿灯红这根线,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过好金钱观;排除一切干扰,杜绝人情案、关系案,严禁暗箱操作,过好人情关,切实做到廉洁执法从政,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制度管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诸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行政违法查处案件工作制度》、《队容风纪规定》、《文明执法用语禁忌》等36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本,并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实现制度管人,制度建队,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长效机制,保证了行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监督纠察网络。实行阳光操作,通过城管网站,公开投诉电话,公开执法程序,公开执处罚准,公开处罚依据和结果,公开执法人员职责和权限,实行“五公开”。同时邀请社会监督员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时时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最大范围内接受群众监督。对内成立了督查科,出台了《执法督察暂行规定》强化执法监督、每天对队容风纪规定、文明执法、履行职能、执法管理、案件办理等情况进行督察,并及时反馈督察意见,填写《督察日志》,坚持日查,周统计,月评,季考核,发现比较轻微的问题认真督促限期整改,发现原则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并坚持做到执法违纪“四不放过”:发现违规违纪不放过、问题不查不放过、违纪人员未受处理不放过、其他人员不受教育不放过,保障了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维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主动接受监督,加强沟通交流
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优势,积极协调新闻部门对重大行动或重大整治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注重正面引导,宣传队伍形象,适时进行反面曝光,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效应。积极参与《行风热线》节目,有效利用这一载体就城市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对城管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等问题与群众直接沟通。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答复、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同时,局综合科新闻报道小组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和信息简报五块阵地大造舆论攻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主动与相对人沟通交流。城管局把群众的监督视为工作的动力,把群众的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通过开展“手拉手参与城市管理,心连心共建和谐家园”意见征集活动,零距离与相对人心贴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做到法规政策讲解请、反映问题解释清、意见建议记录请,承诺职权范围内立即解决,职权范围外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专门解决,通过该项活动,准确及时掌握了城市管理动态,有效促进了城管工作健康发展。
三是通过信访举报与群众沟通交流。城管局把办理信访问题,作为了解群众心声,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坚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严把阅信、接访、初查、落实“四道关口”,切实做到快阅、快转、快立案、快查办、快结案,实现了条条有记录,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赢得了群众较好地口碑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
四、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有效提升城市形象。
我局按照“执法为民、亲民服务”的思路,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做到继承与创新结合,以创新为主,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改过去“你乱摆我就罚,你占道我就撵”等治标不治本的老办法,做到执法为民、亲民服务,实现由对抗管制型向亲民服务型转变。
一是坚持教育与处罚结合,以教育为主。在市区主要路段设置温馨提示牌,告知商贩和市民禁止沿街摆摊设点、乱停乱放。对轻微的违法行为,坚持以教育说服为主,做到“首违不罚”,只是告知相对人违法的事实、处罚的依据。讲清“道理”,讲明其行为的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相对人消除对抗心里,自觉配合执法工作。
二是坚持刚性执法与有情操作结合,以有情操作为主。诸城市城管局积极探索控制和拆除违建工作的新思路,打破—“集中清理、强制拆除”旧的惯性思维,实行执法工作前移,推行前置管理,把刚性执法与有情操作相结合,以有情操作为主,当事人不仅不阻挠而且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取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走出了越拆除违法建设违建越多的怪圈,遏制了违建的上升势头,净化、美化了城市环境。
三是坚持疏赌结合、以疏为主。执法人员深入一线,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做“社会的知情人、群众的贴心人、经营者的保护人”,进一步梳理明确了执法服务方向,采取赌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式,积极协调设置多处“便民市场”,妥善解决了部分流动摊贩,残疾人、生活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占道经营问题。
四是坚持取缔与规范结合,以规范为主。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要求,对不影响市容环境的背街小巷的经营摊点加以规范,坚决取缔违法经营,规范合法经营,并出台相应措施,引导商贩在规定的时间、地段及范围内经营,探索既满足困难群众生活需要又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新举措,同时做好后续的执法保障管理工作,确保垃圾定点存放,日产日清,摊散地净,较好地解决了群众需求与市容管理之间的矛盾。
五是坚持错时管理与精细执法相结合,以精细执法为主。结合我市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错时管理,强化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执法管理,重点做好市容反弹现象的防控,确保市容整洁,秩序规范。在此基础上,一改过去“隔着玻璃看、坐着汽车转”简单粗放的执法方式,做到执法“范围全覆盖、无盲区、无缝隙”实现粗放式执法向精细化执法转变。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大队包面、中队包片、队员包路段,对所辖区域各路段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标准、定奖惩。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纵到底,横到边,对全市主次干道乱贴乱画、乱搭乱挂、乱涂乱喷、乱停乱放、乱设摊点、占道经营、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噪音扰民等情况展开精细化执法,全市范围内,做到了处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达到了执法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了所辖区域环境卫生净化、洁化、整洁有序,牌匾亮化、美化、统一规范。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