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市:城管局运用综合执法体系 引领城管科学发展
中城网2010-07-28 11:36:34
人民城市网2010年7月28日湖北利川消息 (利川市城管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王启志 董玉明 向文华)利川市城管局运用综合执法,引领城市管理科学发展(2010年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州住建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利川市城管局始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统领城市管理工作,以提升城市功能为根本,以推动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努力营造和谐城管氛围,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
城管局成立以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基本形成了县(市)级城市管理“利川模式”。
创建综合执法新体制。2010年4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了“利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实行一个班子,两块牌子,集中城管行政处罚权,正式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市政管理、城市绿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殡葬管理、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9+1”模式,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步入了正规化、法制化、精细化阶段。
构建网格管理新模式。实行一名班子成员带领一个科室,挂牌管理一条街道(片区),对该街道(片区)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实行“承包到人、分片包干”的责任制,形成“一针穿万线”的城市网格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市容环境秩序管理“五定制”,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司制”,居民店铺门前管理“三包制”,市政设施园林管理“编码制”,城市亮化美化管理“岗哨制”,行政事业审批管理“集中制”,居民垃圾处理费管理“代收制”。
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针对城区“十五乱”现象,我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于2010年5月31日,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通告》。《通告》进一步界定了城市管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细化了城管、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办事处、宣传等部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明确了对违反管理规定行为的处理方式。它既是利川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城市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利川城市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我局加大了宣传力度,印发了《城管知识市民读本》10万册,还通过召开座谈会、知识讲座、制作视点节目等形式,使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要求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店铺,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我市城市管理形成了多轮驱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建设队伍新举措。没有一支人民的城管队伍,就没有人民城市的和谐。我们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任人为贤,能者为先,人尽其才的原则,一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通过竞职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核、末位淘汰等措施,对系统内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各二级单位的副职实行了竞争上岗、轮岗和换岗;二是广纳热心城管的有志青年参与城市管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文化考试、素质演讲、组织考核的办法,面向全社会招聘20名城市协管员。三是开展集中培训,通过军训、法制讲座、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执法人员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严格考核管理,增强执法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忠于职守,标本兼治,打造和谐宜居靓环境
“十五乱”治理力度加强。针对城区“十五乱”(车辆乱停、乱靠、乱鸣、乱掉头;行人乱穿、乱吐、乱扔、乱画;市民乱倒、乱堆、乱贴、乱牵、乱挂、乱搭、乱建)现象,我们进行了综合整治,开展各种整治26次,出去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300多台次,收缴临时摊点150多个,拆除临街撑杆搭棚50多处,拆除娱乐设施9处,拆除不规范及破损户外广告280多处,割除各类横幅、标语500余条,整治街道近10公里,清除大小“牛皮癣”4000余条,查处损坏市政设施案件11件,处罚违章运输建筑材料车辆400多台次,教育整改运输粉尘类车辆1500多台次,处罚违章乱停乱靠车辆500多台。
环境卫生水平得以提高。2010年以来,利川市城管局把有限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的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是增加主次干道的洒水和街道冲洗次数;二是加大机械清扫频次,保证洒水防尘、机械清扫常态化;三是加大对城区背街小巷特别是城中村存在的卫生死角的整治力度,基本保持无烟头、无纸屑、无瓜果皮壳、无痰迹、无污水、无臭气、无暴露垃圾,确保了城区环境卫生标准一个样;四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定时或不定时投放鼠药,开展禁烟行动等。
“门前三包”责任得到巩固。一是我局实行班子成员包片,城管责任人包段,“门前三包”责任人包门前的办法,实施包片和包段立牌监管机制,公开责任领导电话,加强社会监督。二是加强了对城区“三纵三横”重点区域“门前三包”的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三是加强对“牛皮癣”的治理和清理,组建了5人清理整治专班,建立了昼查夜伏、错时整治、分类管理、凌晨清理等制度,针对“牛皮癣”动态性、反复性强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开展了专项整治。
粉尘和油烟污染得到遏制。我局成立了粉尘和油烟治理中队,严厉打击了渣土和粉尘污染,对没有封闭运输渣土、石料的“黑头车”、敞篷车的车主进行了说服教育,及时纠正了不洗车、车轮带泥上路、封闭不严、超载撤漏、不按指定场所消纳渣土的行为。严把工地车辆出入关,餐馆油污污染关,烧烤烟气污染关。加强了道路挖掘和违章建筑拆除作业粉尘污染的控制和管理,依法取缔了街头烧烤,规范了夜市大排档,取缔了违规违章夜市,制止了在城区内非法焚烧污染环境的行为。
市政设施得到维护。今年以来,更换城区破损盖板74块,更换雨水桥140个,雨水桥清淤800个。维修辖区人行道沙石砖273平方米,维修清江大道、龙船大道人行道彩砖450平方米,维修树池围牙282米。维修排水沟19处,共232米;排水沟改造45米,处理城区路面积水问题15处。维修清江大道人行道沥青路面885平方米,西城路1750平方米。巡查上报城区隐患65处,解决60处。
路灯照明得到巩固。一是投入近10万元完成了滨江路路灯杆张拉膜(棚)除锈、刷漆以及景观灯的维修工作。二是投入资金近40万元,维修路灯2117盏,安装巷道路灯102盏。三是投入资金30多万元,通过招标新安装了胜利路、清源路的路灯变压器,对胜利路遭雷击的变压器进行了更换。四是对全市路灯变压器进行了预防性试验安全检测,确保路灯变压器正常运行。
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力度加大。2010年园林绿化工程投入近600万元。一是实施城区行道树更新、补植工程。在西城路、清江大道、胜利路、清源路和滨江北路补植、更换Φ15的大叶女桢、香樟树和樱花树268棵;二是实施城区行道树新栽工程。在南环大道、滨江南路、六合南路和滨江北路新栽Φ20香樟树554棵、Φ15乐昌含笑953棵,栽竹林2块500平方米;三是实施城区立体绿化工程。实施城区板块绿化工程3000平方米;逸园广场绿篱800平方米;南环大道板块绿化2900平方米。四是实施城区鲜花布景工程。步行街摆放花池200个;灯塔园原复烤烟厂、人行天桥下的鲜花定时更换215个。五是城区绿化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对大众广场、烟厂大门口、腾龙大道、灯塔园、城南转盘、滨江路的绿篱及草坪进行除草、修枝、喷药。
环卫设施投入增多。一是投入400万元新建和改造四座垃圾中转站;二是投入150万元对城区垃圾屋和果皮箱进行改造;三是投入28万元更换“门前三包”卫生桶。
执法装备得以完善。一是投入200万元新增洒水车、园林绿化专用车、城管执法车、路灯升降车和拖车;二是投入70万元对系统300名执法人员的服装进行了更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不够。由于机构改革原因,成立城管执法局后,有的工作还没有跟上,存在脱节现象。
(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力。部分单位或个人对“门前三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责任意识。同时对一些“门前三包”责任制不落实的业主缺乏刚性考评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项工作落实力度。
(三)市民的素质较低。城市管理中,不和谐的因素较多,“十五乱”现象严重,市民对城管的依赖性太强,缺乏“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导致对乱堆、乱倒垃圾、乱泼污水等现象管理难,治理难,反弹快,防不胜防。
(四)城市功能不完善。没有专业菜市场、停车场和洗车场等,导致市容环境和市容秩序管理难度大。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
标准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我局将以城区“十五乱”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精细化长效管理上来,发扬“5+2”、“白+黑”的精神,牢记“早”字当头、“快”字为要、“好”字落脚,采取“用精心、求精细、出精品”管理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一)力争完成 “创卫”目标任务
1、继续推进“道路场站建设工程”。
下半年,一是对城区各主次街道的路面和排水系统进行排查登记,对损坏路面、淤塞和新建的排水沟进行精心预算,拟出整治方案,迅速组织实施。二是对金龙路、南门菜市场、滨江路进行车道路面损坏维修;三是对清江大道、龙船大道、腾龙大道、前进路、胜利路、滨江路、工业园区人行道进行维修;四是对腾龙广场巷道、利北路、清源路、解放路进行排水沟清淤、更换雨水桥子及维修沟盖板。
2、继续开展“垃圾进箱”行动
一是采取措施,提高市民素质,重温“五讲四美”,教育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二是进一步理顺城区环卫管理体制,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清扫保洁公司的监管力度,重点解决垃圾露天堆放、市民随意抛洒等问题,认真清理卫生死角,解决小街小巷垃圾清扫清运问题。三是严格标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四是做到城区垃圾容器封闭,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不遗洒、不滴漏),定时定点收运,清运率达100%。
3、继续开展“摊点进市”行动
针对城区占道经营、门店外延、早夜市马路饮食摊点等突出问题,继续实施联合执法,确保摊点入市。
加强对城区环境秩序的督查力度,采取城管电瓶执法车轮回执勤,城管督察车跟踪督察,做好信息反馈和情况通报,采取动静结合的管理机制,督促摊点进市。
4、继续开展“十五”乱为主的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巩固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民医院出口、丹桂园、中兴街、滨江路不反弹。
二是突出重点、加大管理力度,对观景酒店、幸福树、锦联华等开发地段,加大管理力度,维护市容秩序。
三是加强城区主干道广告管理,做到规范、整齐,杜绝乱牵乱挂、乱贴乱画、随意支撑广告的行为。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