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渣土管理新机制

中城网2011-01-12 16:53:53

 

推进制度创新 构建渣土管理新机制

江苏省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等建设项目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建筑渣土管理处置,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管理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是全省城管领域的一大难题。施工作业扰民、抛撒滴漏、超载超速、偷运乱倒、恶意竞争,甚至强拖强运等问题,既污染环境、损坏道路,又影响交通安全且存在社会治安隐患,是领导关心的重点,百姓投诉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深恶痛绝,迫切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从制度创新入手,率先在全省实施“源头化管理,公司化运作,密闭化运输,协同化监管”的“四化”管理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的探索了一条建筑渣土综合治理的新路子,被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

    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四大机制建设:

    一是实行源头化管理。建立和推行“七不开工”制度,变“运输监管,事后补救”的被动管理,向源头防范、现场指导、全程监管的主动服务转变,重点解决施工作业扰民、运输污染路面等问题。

    二是实行公司化运作。规范渣土运输市场秩序,推行渣土运输公司准入管理制度。对原有20多家渣土运输单位进行整合,对9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登记备案,给予市场准入,重点解决零散运输装备落后不易监管、恶意竞争等问题。

    三是实行密闭化运输。加强运输车辆监管,对市区190辆渣土运输车实行密闭化改装,发放渣土运输专用标牌,统一标志标识,严禁不符合条件车辆参与运输。重点解决沿途洒漏、偷运乱倒等问题。

    四是实行协同化监管。强化与公安交警、建工管理和交通运管等部门联动。定期开展联合行动,重点抓好标化工地、运输企业、超速超载、消纳场地等环节的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渣土运输规范有序。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市的建筑渣土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净化了城市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落实,有效解决了渣土运输过程中抛、撒、滴、漏问题,污染路面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环境效益不断显现。

    二是营造了和谐管理关系。通过集中治理,施工作业扰民和偷运乱倒等违章现象明显减少,消除了超载超速等交通安全和治安隐患,通过上门指导、跟踪服务措施落实,建设单位、运输企业和驾驶人员主动配合管理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减少了监管矛盾营造了和谐管理关系。取得了多方满意的社会效果。

    三是规范了营运秩序。通过公司化运作,使运输市场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现象得到整治,为优良的渣土运输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通过实行规范的规费征收制度,使政府规费收入实现了翻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促进建筑渣土管理的健康发展,实现长效管理,我们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力求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

    一是建立了施工工地源头登记制度、早巡查、夜督查登记制度,促进长效管理措施落实,使其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建立了渣土运输企业和车辆准入和考核通报制度。开展“最佳最差”工地评比活动,对好的给予加分,表扬奖励;差的,媒体曝光,强制退出市场,迫使其规范经营,促进了渣土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了公安交巡警、建工和渣土管理部门的联合办公制度,实行协同监管,形成日常协同管理机制。

    淮安市建筑渣土管理新机制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我市的城管工作水平,有效破解了全省城市管理领域的一大难题,受到了省住建厅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12月26日—28日,全省渣土管理现场会在淮安召开,重点推广我们的经验做法。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淮安电视台多次给予了报道,江苏电视台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安徽省滁州、宿州、六安,省内徐州、南通、盐城等地同行也前来学习考察。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