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吉市:城管执法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中城网2011-12-28 10:29:44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1年12月27日吉林延吉消息(延吉市城管执法局“和谐城管”信息宣传员 杨薇)延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安排。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工作目标,不断深化队伍建设,突出市容管理重点,有效提升执法水平,团结一心,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加快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1年工作回顾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局党委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学习、贯彻、维护《党章》为重点,按照《党章》要求,充分发挥班子表率作用,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局内部通过开展“党员示范街路”、“党员一带一”、“党员扶贫帮困”等服务民生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显现。坚持 “三会一课”和党建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全局集中学习日,统一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每人每年学习笔记不能低于2万字,学习心得4篇以上,半年组织一次政治业务闭卷考试,并将学习、考试情况与局《督察考评实施办法》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不断完善廉政谈话、定期述职、通报批评等教育制度,上半年对全局25名重要岗位的中层干部进行了廉政谈话,集中观看了两部党风廉政教育警示片,有效遏制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发生,促进了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加强了社会监督工作。积极参与了4期“百姓热线”录制节目,认真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类问题的回复率达到了100%。
以落实执法责任为手段,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强化了“三个意识”,做到了“六个创新”。 “三个意识”就是增强忠诚意识,学好《党章》。发扬开拓进取、忠于职守、热情服务和真抓实干“四种精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打造过硬队伍;增强大局意识,主动作为。按照构建“大城管”要求,切实承担起综合管理部门职责,特别是对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管理事物,不推卸责任,主动承担,敢于负责;增强为民意识,关注民生。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把“为城市管理人民”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为人民管理城市”, 把为群众负责,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新开辟便民摊点300余个,解决了近500多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六个创新”就是创新工作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宽严适度,教罚并举”的工作原则,正确处理好“肚子和面子”的关系,努力破解“市容和繁荣”的难题。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实行“严管、严格、规范”三级管理,合理安置疏导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努力化解矛盾和冲突。创新工作要求。变管理为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制作便民手册、便民图,解决乱贴乱画、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真正实现便民、利民、为民的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模式。成立女子执法中队,大力开展“微笑”服务和柔性执法活动,以更为温和、更令市民接受的方式开展“门前四包”等市容管理工作,树立城管爱心执法、柔性执法的新形象。创新工作方式。对运输渣土车辆严格实行通行证制度,落实指定路线、时间、地点进行管理。对违法建设行为改变以罚为主的方式,坚持以拆为主,并对不按期办理手续的,一律不准开工。通过落实在建工程挂牌明示、定点巡查等制度,彻底杜绝违章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文明执法,恪守“生存权大于生活环境改善权”的原则,继续用市场化方法对弱势群体实行帮扶,今年新增4个场外市场,设置1000余个便民摊位,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开展“城管进社区、进学校、进商户”活动,通过执法人员进社区担任兼职副主任、进校园担任校外辅导员、进商户交朋友等方式,进一步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努力创建和谐执法环境。创新工作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措施,落实好全员盯岗巡查、徒步巡查和班子成员带班巡查制度。严格执行市容环境“五定”和“六查”工作措施,实现人人都管事,处处有管理,事事有人管,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目标。
以市容环境整治为重点,圆满完成突破性及重点工作任务。为了把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实行了严格的全员盯岗、巡查制度。由班子成员带队每天早上4点半到晚间9点半对全市市容环境进行了不间断的监督巡查,各管区主要街路也都落实了双人盯岗巡查机制。带班领导对早、中、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局长发现的由副局长负责落实,副局长发现的由中队长负责落实,确保市容环境始终处在有效的监督范围之内。我们还采取“错时执法”、“延时执法”、“联合执法”等措施严格管理市容秩序。针对违章人员经常钻空子的特性,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实行“错时工作制”、“延时工作制”等措施,由正常上班时间向下班时间伸延,由白天向晚上伸延,以晚上为重点,错开上下班的管理方法,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管理,拓宽了管理渠道,不给违章行为人可乘之机,管理效果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开展了“门前四包、环境卫生、乱贴乱画、违章广告牌匾、店外店、流动商贩和建筑工地”等7项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管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我们利用每天早、中、晚查时间,对居民不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建筑工地带泥上路、运输渣土车辆沿路遗撒进行随时监督、随时处罚。共制止乱放垃圾3630处,清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基建残土)1431处;清理马路作业530处;查处违章建筑364处;监督未作围挡的12家施工工地进行围挡;清理空地及工地周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229处,约540立方米;清理乱贴乱画(橱窗广告)80余万处,停机非法小广告电话1032部,收缴并销毁未张贴小广告10万余张。坚决打击乱喷涂“办假证”人员,共抓捕喷涂“办假证”人员6人,其中刑拘3人,治安拘留3人;清理道路两侧乱推乱放2830处,清理乱挂条幅、违章牌匾1840条(块),清理无证摊点、流动商贩8190人次;同时,开展了“门前四包”示范街路规范管理工作,与“门前四包”业户签订保证书5500余份,发放装修垃圾“温馨提示卡”2500余张,有效遏制装修垃圾违章倾倒问题;与11家场外市场签订《场外市场管理责任书》,对6家违规场外市场进行处罚,进一步规范场外市场经营秩序;督促路面保洁7300余次;监督修复损坏市政设施340处、园林绿化设施95处、亮化设施221处;处罚车辆带泥上路和运输渣土车辆不做封闭218辆;对全市92个建筑工地实行挂牌明示制度;发放《运输渣土车辆通行许可证》120份。对24家存在违法建设行为的施工工地进行了行政处罚,对125处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进行了强制拆除;配合“暖房子”工程拆除各类违章搭建和外扩阳台287处。通过集中整治,市容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圆满完成了卫生城市复检和文明城市初检工作任务。
以妥善解决群众关心问题为己任,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实行目标考核管理。耐心解答市民的提问和问题,努力化解社会矛盾。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实行了局领导轮班接待制度,认真接待上访群众。对上访群众认真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全面解答群众的疑问,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开通了24小时信访工作热线,建立与市民互动沟通的城管执法网站,对重要信访案件主要领导将亲自主持协调处理,切实化解矛盾和问题。今年以来,累计接待和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600多件,信访案件受理率为100%,结案率100%,满意率达到100%,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案件。
2012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2012年总体思路是:以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迎州庆,创五好”活动为契机,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手段,以“城市管理提高年”为目标,不断完善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创新,落实好市容环境全员负责制,打好“占道经营、施工工地、广告牌匾、门前四包、乱贴乱画”等市容环境管理攻坚战,确保城市管理取得新突破。
具体工作措施:培育“一种精神”,端正“两个理念”,打造“三大亮点”,完善“四个机制”。
(一)培育“一种精神”,凝聚力量干事创业。即坚持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城管执法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执法队员,养成“上街执法、现场办案”的好习惯、好作风,最大限度地把执法力量摆到街面上,放到执法一线,切实加强城市动态管理。
(二)端正“两个理念”,保持正确发展方向。即“依法行政和科学执法”两个理念。依法行政就是依法履行各项职责,坚决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市,不断提高城管执法的公信力和诚信度,准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统一关系。科学执法就是要提高执法办案质量,讲究执法艺术,追求执法效能。在执法办案中超前策划,搞好调查研究,制订科学的行动方案,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三)打造“三大亮点”,突破整治难题。本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抓好面上整治的同时,把占道经营、违章施工和违章牌匾三项整治,作为今年我们工作的“三大亮点”。一是占道经营整治。这是今年全市城市管理第一要务。将努力做到“一个确保、两个延伸”。继续加强道路管理,重点取缔占道经营和店外店现象,确保全市36条主要道路和6处重要场所无占道经营现象,使我市“示范街路”长期保持好。在占道整治上向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和疏导流动商贩两个方面延伸,提高综合治理水平。二是施工工地整治。严格执行施工工地《市容保洁责任书》制度和《工地清扫保洁费》制度。对环境卫生造成污染的,按照标准严格处罚。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向城管局提出建筑垃圾处置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清运处置。建筑垃圾清理运输实行通行证制度,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装载要求进行处置。市区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体围挡,主干道施工的围挡设置不得低于4米,次干道及道路施工的围挡不得低于1.8米。三是广告牌匾整治。按照我市迎接“州庆50周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要求,将重点对“精品街路”两侧内的广告牌匾进行集中整治。制定出每条街路、每个楼体具体整治对象、整治达到的目标及标准。对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城市美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行拆除和更换;对未经审批的楼体广告和擎天柱广告牌将全部拆除。
(四)完善“四个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是保持城市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一是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完善相互协作机制。落实城市管理联席会、联络员和相互告知备案制度。同时将与公检法、纪监和新闻舆论等部门加强合作,积极借助外力,提高城管执法水平和执法办案效能。二是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不断深化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项制度落实,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晰、奖罚分明,以此带动全局各项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强化社会宣传机制。坚持贴近执法一线,贴近执法典型、贴近城管法律法规的思想,在执法宣传的内容上、形式上都要进一步创新,强化正面宣传,强化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对普通市民的宣传,唤起全社会城管意识、守法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城管执法,让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城管执法社会地位和声誉。四是完善信访处置机制。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继续实行领导班子接待制度,认真接待上访群众。对上访群众认真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全面解答群众的疑问,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开通了24小时信访工作热线,建立与市民互动沟通的城管执法网站,对重要信访案件主要领导将亲自主持协调处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化解矛盾和问题,着实提高城市执法队伍形象和执法效能。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