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市李建国局长: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创新服务和谐发展
中城网2012-12-02 18:49:13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创新服务和谐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建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胡总书记的工作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目标,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任务,向全党发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号召,是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愿望、推动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目标,为今后的城管执法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城管执法工作的最新目标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创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在管理上要做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疏堵结合,在执法中要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实现执法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和谐双赢,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容貌环境。
一、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其指导推动城管执法工作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工作报告立意高远,既有深邃的思想性,又有科学的指导性,更突出了务实的操作性,是一个激情洋溢、感人至深、令人信服、催人奋进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非常丰富,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深刻认识过去五年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发展形势。二是要深刻认识大会的主题,不断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深入领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是要准确把握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意识。四是要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扎实推进各级党组织建设,为国家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十八大精神是指导推动城管执法工作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上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推动,在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公众对城市建设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城管执法任务也日益繁重。城市市容环境的好坏既要看它的“硬件”建设得如何,也要看它的“软件”服务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宗旨。面对这些城管执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情况,用旧的城管执法机制、观念和落后的管理方法、手段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必须在城管执法模式上进行创新,以实现城市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十八大精神是指导推动城管执法工作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广大人民最广泛认知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现代化为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首先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即在城管执法工作中,树立和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其次是管理方式、手段的现代化,积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心理等多种方式、手段综合行使执法权。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共管理,规范政府、市民、社会组织在城管执法工作中的权利义务,把各种与城管执法工作有关的政府行为、个人行为、社会行为纳入到公共管理的范畴内,使城管执法工作沿着公共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三)十八大精神是指导推动城管执法工作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政府职能实现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的转变,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因此,城管执法工作也应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用创新服务、和谐双赢的理念和方法,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实现政府、市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管理,创新塑造一个服务型的和谐城管执法部门形象。
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积极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创新服务、和谐双赢、科学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说,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城管执法工作要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创新服务、和谐双赢的科学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服务质量和和谐双赢上来,不断增强城管执法工作长期发展的后劲。
(一)积极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构建和谐城管品牌
1、创新引导服务。坚持方便市民、规范管理的原则,主动加大城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经营业户自觉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行为。引导露天烧烤经营业户更换无烟烧烤炉具,进店进场经营,解决露天烧烤污染环境、油烟扰民问题。
2、创新前置服务。研究开设户外广告便民审批窗口,帮助经营商户统一审批、设计户外广告样式和安装规格,努力避免因经营商户违规设置广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在沿街新建商业楼建成初期,实行户外广告设置提前介入,对商户下发户外广告设置明白纸,规范广告设置行为,大大降低新建商业楼违法乱设户外广告行为的发生。
3、创新利民服务。及时解决市民噪声和油烟扰民热点投诉问题,与社区、物业等社会管理部门共同建立餐饮业准入制度,教育督促经营商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和降低噪声隔音设施,为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创新公开服务。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对外公布城管执法工作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和办事结果,逐步实现城管执法工作“公开、透明、阳光、便民”的管理和服务,保障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创新首违不罚服务。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建立首次不罚教育警示制度,对首次违反城管法律法规情节较轻、影响较小,并能及时纠正、积极配合执法工作的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教育和引导管理对象自觉守法经营,最大限度地服务管理对象。
(二)积极创新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长效规范管理
1、创新重心下移管理工作机制。在城管执法工作中,主动联合街道办事处、村居社区、沿街企业、行政机关、物业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设立和开通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办公、各负其责、联合管理、严格执法”的工作模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综合管理和服务,弥补城管执法力量的不足,扩大城管执法工作的覆盖面。
2、创新疏堵结合管理工作机制。在规范管理早市、夜市、马路市场等大型摊点群市场的基础上,疏堵结合,大力推行建立临时摊点群等便民利民措施,充分借鉴延伸外地管理经验,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在城区占道经营摊点比较集中的区域和路段,建立允许应季瓜果、蔬菜临时经营的摊点群,进行限时、限品种、限地段经营,最大程度地服务摊贩,方便群众。
3、创新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城管志愿者、业户自我管理、文明经营户评选等互动平台作用,提高社会化管理效能。一是在个别路段和区域组织沿街业主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章程和职责,制作档案登记表和管理手册,引导经营业户对违反城管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自纠和劝止,提高业户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解决道路店外经营问题,提升道路容貌环境。二是与物业公司和部分城管志愿者积极配合,建立临时摊点群自治协会,强化临时摊点群的自治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各类经营摊点,方便群众生活,维护道路卫生环境。
4、创新联动互动管理工作机制。与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管理单位进行联动互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一是联合职能部门对乱堆乱倒建筑垃圾、道路遗撒等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联合办公,相互配合做好未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手续、超出核准范围处置建筑垃圾等违章行为的立案查处工作,强化办案合力。二是充分发挥市中级人民法院非诉行政案件执行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对到期拒不履行行政处罚的案件,移交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有效提高行政处罚到位率。三是协调工商局建立共同审定经营场所的工作机制,对经营场所和经营规模不相符合容易形成店外经营的,提前介入管理,一律不予办理营业执照,从源头上实现经营场所科学引导、规范有序的管理。
(三)积极创新工作保障机制,提高城管执法水平
1、强化组织领导保障。自觉主动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并将各项城管执法工作责任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和所属相关单位、科室,及时解决城管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城管执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目标考核责任。依据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城管执法“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工作管理责任,切实纠正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能力平庸、执行不力,敷衍了事、效能低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对在工作中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或渎职造成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严格按照工作纪律进行处理,追究相应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三、贯彻落实十八精神,全力完成各项城管执法工作任务
贯彻落实十八精神,重在落实,贵在实干。要自觉从实现城管执法工作优质化、高效化、服务化和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市容环境质量的需求出发,强化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全力完成城管执法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积极抓好城区容貌环境规范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要求和部署,树立“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适时联合公安、工商、药监、城管局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整治队伍,围绕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加大城管法规宣传和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力度、更大的成绩,不断优化城区容貌环境。
(二)积极抓好露天烧烤规范管理工作。成立露天烧烤规范管理队伍,加大巡查力度,采取下发明白纸、更换无烟烧烤设备、引导烧烤户进店入场经营等方法措施,坚持严管重罚,对露天烧烤违法行为从重处罚,严格控制油烟扰民行为的发生。
(三)积极抓好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工作。对城区东岳大街、岱宗大街、灵山大街、龙潭路、红门路等重点路段违规设置和破损陈旧广告牌匾进行规范和更换,继续创新清理乱画乱贴小广告社会化保洁模式,确保户外广告管理长效化、规范化、社会化。
(四)积极抓好噪声扰民规范管理工作。采取下达整改通知书、张贴噪声污染治理告知、证据保存高音广播喇叭等执法措施,组织人力严控建筑工地超时施工、沿街门头高音喇叭噪声、油烟污染环境等扰民行为,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积极抓好建筑工地规范管理工作。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建筑工地规范管理联动机制,立案查处建筑工地未设置围挡、道路遗撒、乱倒垃圾、出入口道路未硬化等各类违章行为,维护好建筑工地管理工作秩序。
(六)积极抓好占道市场规范管理工作。实行早6时晚9时工作制度,坚持错时执法、延时执法、全时执法,全力对占道早市、夜市进行清理和规范,确保早市夜市定点、定时规范经营。并严格实行定人定点定岗,抽调骨干力量对长期占道市场经营摊点进行盯守清理、规范,确保良好的占道市场规范管理效果。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城管执法部门理当先行、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城管执法部门将主动着眼服务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工作大局,立足本职岗位实际,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真抓实干,迅速掀起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新高潮,大力推动城管执法工作创新服务和谐发展,为实现“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和优化泰安市城区容貌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