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当阳城管局徐波入选2012“和谐城管年度人物”
中城网2013-03-14 11:09:32
英雄名城里的细心城管人
——记湖北省当阳市城市管理局市容中队中队长徐波
当阳电视台记者 胡旭
走进美丽的三国英雄名城,楚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当阳市,引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商铺,这些使人不得不提到他,当阳市城管大队市容中队队长徐波,一位精明能干的汉子,他凭着不断创新开拓的韧劲和务实的干劲,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城市市容管理队伍,排解了市容市貌监管的“老大难”,让城管走进老百姓心中,为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巨大贡献。
市容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城市整体形象提升的依托。市容市貌的监管,历来被认为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城市管理难,难在执法。徐波针对当阳的实际情况,采取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堵截与疏导相结合、巡查与守点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重点督办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措施,使得管理效果达到了“检查不检查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工作日节假日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
坚持原则,不讲私情、敢于碰硬,严格执法。是徐波的工作作风。有一次,徐波带领队员们在长坂路帮助清理商铺出店经营户,有一个商户硬是要将商铺摆在店外经营,徐波和同事们帮助他将商品搬到屋里时,店主不仅嘴里骂骂咧咧,还动手拉扯他们,拿出菜刀准备动粗,这时徐波没有生气,而是满脸笑容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店主在徐波的劝解下主动将商品搬到了店内,平息了一场纠纷。在平时的执法过程中,对于规劝后仍屡教不改的违反市容管理办法的商贩,在实行强制行政处罚执法时,有的托人说情,希望给与“照顾”,免于处罚,有的甚至采用电话骚扰、恐吓、威胁等手段恐吓徐波,这一些都没有吓倒徐波,他毫无畏惧,成功地执行了每一起案件。
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徐波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将群众的困难放在第一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011年,城区有一些修锁、补鞋的随地摆摊设点,影响了市容市貌,市民意见很大,当徐波了解他们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后,他们执法队没有简单地驱赶,而是向领导报告了情况,徐波经过实地考查,他建议在西正街专门为他们开设一条修锁、补鞋的专营街道。原来四处摆摊的现年50多岁的李红军每次看见城管执法队的队员们他总是风趣地说:徐队长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你们太辛苦了,你们的鞋我全免费修。看着居民生活方便了,看着经营户们规范地接受管理、从容地忙着生计,徐波说不出的欣慰。
2012年夏天,徐波带领队员在长坂路执法时,看见许多瓜农就把拖拉机停在路边卖西瓜。当他们上前执法、进行宣传教育时,瓜农不服气地说,当阳城我不熟悉,你帮助我找个地方我就不在这里卖了,不然,我就要在这里摆摊。瓜农的一句话启发了徐波,他报请局党组批准,在城区设立了19处西瓜专卖点,解决了瓜农进城卖瓜难的问题。这一做法不仅方便了市民,而且为城市管理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徐波时常告诫自己和队员们。徐波说:城管人,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是天职。没有别的,只有甘于付出,甘于奉献!“奉献”、“付出”,徐波平静的话语中,包含了多少辛酸苦辣,包含了多少汗水心血,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徐波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事他都顾不上,2012年为了让高考学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徐波晚上和同事们跑遍城区每个工地,督促施工单位按时作业。当独自放学回家的儿子想让徐波送他回去时,被徐波拒绝了,望着消失在夜色中孩子的背影,这个坚强的汉子落泪了,他说为了城管事业,他亏欠家人太多了。
徐波说:“城管执法工作虽然琐屑,但只要我们用心,用真感情去工作,老百姓还是理解和支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文明执法,人性和谐执法,将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天清晨徐波和队员早早来到南正街菜市场,聆听着商贩们投入的叫卖声;华灯初上的夜晚,广场上人们翩翩起舞,徐波和他的队员们看着人们恬静地享受这美丽夜色,享受着城市为他们带来的甜美的生活,徐波感到了幸福和自豪。他坚信:城市管理是美丽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有作为的事业!
(推荐人:本书编委、当阳市城管局局长 张浩杰)
和谐城管年度人物2012,叶如棠部长题写书名,罗亚蒙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