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聊城城管局袁炳臣入选2012“和谐城管年度人物”
中城网2013-03-15 10:15:23
中国城市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巡视员刘美玲为2012年度
“和谐城管年度人物”、山东省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袁炳臣授牌
临危受命创佳绩
——记山东省聊城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炳臣
《聊城日报》记者 洪祥
在山东聊城,袁炳臣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他出名的原因很简单,作为聊城市城管执法局现任局长、党组书记,他关注民生,为百姓做了他们期待的实事,推动形成了和市民良好互动的和谐城管局面,为提升城市形象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2010年7月,曾作为全国“和谐城管”学习榜样的聊城市城管执法局在主要局领导变换后因工作不力被问责,城管执法工作陷入了低谷、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袁炳臣受市委市政府重托,临危受命,就任局长、党组书记,面对各种质疑和压力,面对城管执法工作基础薄弱,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条件差等诸多难题,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他首先从抓纪律入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以提升队伍形象为目标,开展了“纪律作风集中整顿”、“两个转变三项整顿”、“治理‘庸、懒、散、软’塑造文明、公正、廉洁、奉献良好城管执法形象”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对执法人员的约束力;每年开展3-4次军训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和大局意识;实行“约法三章”,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向支队、大队派驻监察员,实行局党组成员“包大队、包区域、包路段”制度,深入一线抓工作以提高执法效能。
他提出了“和谐城管、执法为民”的理念,并要求:城管工作若实现突破,真正让群众满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执法人员要把自己当成管理者和服务者去工作,要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局长,他的电话是公开的,只要百姓有困难,随时可以向他本人打电话举报,他也经常亲自到一线调查群众反映的问题;他的办公室是对群众开放的,群众有意见可以向局长信箱投诉,也可以直接找他诉说,近年来,他亲自处理的各种群众难题和纠纷达200多起,百姓给他送来锦旗,亲切地称他为“百姓的贴心人” 。
2012年4月,育新街便民市场内,市民熙熙攘攘,300多户商贩免费入场,规范整齐经营,这是袁炳臣上任以来筹建的第15个便民市场,同时在主次干道路口设置了24个便民服务执法岗亭为群众提供饮水、充气、小药箱等各种帮助和强化市场监管。便民市场的建立使无数的群众得到了方便,温暖了商贩们的心,也拉近了与广大市民的距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要脸面、商贩要吃饭、市民要方便”的行业难题,营造了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笔批示表扬,经验在全国、省行业相关会议上被推广。残疾人流动商贩刘大姐说,这是执法局为造福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啊!从此我有了固定经营场所,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跟执法人员捉迷藏了。
在违规建设治理工作中,他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由“相互推诿”向“内外互动”的转变。建立健全了责任体系和监督管理网络,起草、制定了《聊城市关于建立查处城区违规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聊办发[2010]29号)文件,使违建查处工作步入了部门职责明确、配合有力、上下贯通、协调一致、联动查处的新阶段。
袁炳臣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早晨天不亮,他自己就去街面上转,细致地查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每逢重大活动,他总是亲自深入一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开会研究到凌晨两三点钟,直到解决方案圆满了,他才能放心地在办公室休息一会儿。
既有勇挑重担、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又有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的勇气。最重要的,他拥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甘心奉献、鞠躬尽瘁的满腔热情,正是这种深沉的感情,让他能在全国城管执法战线上成为排头兵,把一支思想好、作风硬、纪律严、业务精的城管执法队伍展现于世人面前。近年来,他用10多次应邀在全国、全省行业会议上的作典型报告,个人10多项、单位5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证实了聊城城管工作的全面提升;用市长热线评比名列前茅、案件投诉举报率创历史最低,行风评比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以及数十面鲜红的锦旗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满意的城管。
(推荐人:本书编委、聊城市城管局副局长李清华)
和谐城管年度人物2012
叶如棠部长题写书名,罗亚蒙主编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