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亚蒙对话《北京晚报》:随地“方便”实属“逼良为娼”
中城网2013-07-04 15:54:07
中城国建•人民城市网2013年7月4日北京消息 城市管理专家、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罗亚蒙2013年7月4日对话《北京晚报》,指出:群众随地“方便”,实属“逼良为娼”!
罗亚蒙说:
罗亚蒙(城市学者):各地随地“方便”新闻不绝于耳,好多实属公厕数量太少“逼良为娼”。比如北京三里河路,从木樨地到西直门外大街长达三四公里,只有二里沟路口有一个公厕,严重不足,散步时常常看到有人在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银杏树林里“方便”,也就不奇怪了。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国家是有的,但没有具体规定,也不可能具体规定多大范围建一个公厕,因为主干道、次干道、商业区、居民区、交通枢纽、一般公园、热点景区人流量是有巨大差异的。究竟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建在何处才最方便公众使用?需要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和规划师结合实际地段研究测算确定。
除了公厕数量不足,缺少清晰的指示标识系统也是导致随地“方便”的重要原因。公园、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公厕一定是有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公共场所指示标识系统不完善,带来找寻的困难。在公共场所,对于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而言,清晰完善的、接续性良好的指示标识系统是最重要的。
此外,大街小巷,所有机关、商场、写字楼、宾馆、饭店等内部厕所,也应对公众开放;在公众经常性、群体性“方便”的地方增设公厕,满足公众需要,也是一个可行的弥补初期公厕规划选址疏失的方法。
文章全文:http://bjwb.bjd.com.cn/html/2013-07/04/content_87302.htm
罗亚蒙答《北京晚报》记者问(全稿)
问题1、对于颐和园游客随地小便一事,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主要是素质问题,公共设施设置不合理只是次要问题,对此您如何看。
罗亚蒙:颐和园游客绿地“方便”一事,或许有个人素质问题,但如果群体性发生、经常性发生,管理部门就要检讨公共设施数量是否足够?选址是否合理?标识系统是否清晰?如果事发地点有清晰的公厕指示标识和距离提示,这件事应当不会发生。
问题2、由于公厕数量少等因素,引发的随地大小便新闻,已经不是第一起。如去年一少年在广州地铁站内大便,有视频记录一名女子在楼中电梯大便等。这种不文明现象,也有无奈的一面。公厕的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是否应有一定标准,比如多大面积内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公厕等。另外配套的指引设施,应如何规划?
罗亚蒙:各地随地“方便”新闻不绝于耳,实属公厕数量太少“逼良为娼”。比如北京三里河路,从木樨地到西直门外大街长达三四公里,只有二里沟路口一个公厕,严重不足,散步时常常看到有人在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银杏林里“方便”,也就不奇怪了。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国家是有的,但没有具体规定、也不可能具体规定多大范围建一个公厕,因为主干道、次干道、商业区、居民区、交通枢纽、一般公园、热点景区人流量是有巨大差异的。不同地段的公厕建设标准,国家是有具体规定的,但究竟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建在何处才最方便公众使用?需要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和规划师结合实际地段研究测算确定。
除了公厕数量不足,缺少清晰的指示标识系统也是导致随地“方便”的重要原因。比如北京三里河路,没有一个显著的公厕指示标识。因为缺少标识,可能导致有的行人临近公厕而不知却选择随地“方便”。
此外,大街小巷,所有机关、商场、写字楼、宾馆、饭店等内部厕所,也应对公众开放,并在马路边设置指示标识,方便群众。
问题3、对于公园等公共场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
罗亚蒙:公园、机场、车站、码头、商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按国家标准,公厕一定是有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公共场所指示标识系统不完善,带来找寻的困难。在公共场所,对于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而言,清晰完善的、接续性良好的指示标识系统是最重要的。
此外,在公众经常性、群体性“方便”的地方增设公厕,满足公众需要,也是一个可行的弥补初期公厕规划选址疏误的方法。
问题4、公民素质和公共设施、公共政策也有一定关系,在提高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是否应该从严治理不文明的行为?
罗亚蒙:解决公众随地“方便”的问题,对于政府而言,第一还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完善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其次是要进行宣传引导、批评教育;至于从严治理,也就是进行较严厉行政处罚,目前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
随地“方便”行为,除了极个别人或许有恶意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政府公共服务欠缺而“迫不得已”,即使将来立法对这种行为进行较严厉处罚,也要考虑这些具体情节。
对于恶意的或自我放纵的随地“方便”行为,我赞成从严治理。
媒体转发报道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