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利川市: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中城网2010-01-21 15:51:09

 

    人民城市网2010年1月22日湖北利川市消息 (利川市市容环卫局 欧霞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建设行业又是危险性高、事故多的行业之一,居道路交通、煤矿行业之后的第三位。我国建筑业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随着《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愈加受到重视,专职从事建筑领域安全技术与管理的人也愈来愈多。

    多年来,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1993年国发I199315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 产工作的通知》中, 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这是在长期的建筑安全管理中总结出来的,是广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多年实践的结晶。在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这套安全管理体制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 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 , 在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近年来全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仍然比较严峻,安全事故发生率与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相比,明显偏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也迅速向外围延伸,一大批城市公用建筑和高档次居民住宅区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2008年,浙江省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7 l起,死亡100人,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 4.52%,死亡人数上升51.52%。较低的安全水平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伤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是我国建筑业管理者、建设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 建筑施工企业、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等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共同促进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目前,法律规范的更新不及时,很多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规都是只发布不更新是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规范发布后不取消相关的老版本, 导致法规系统混乱 ,并造成很多漏洞,给很多建筑企业的违规行为带来“方便”。

    另外,建筑安全违法成本太低也是造成目前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建筑企业大多抱着侥幸的心理 ,希望逃避检查,而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目前的检查力度而言 ,在应该停工的工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工地被发现并停工,而且这种违法成本与一旦成功逃避检查而减少的安全投入相比较, 是相当低的。 因此, 必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让企业违法被处罚后,真正得到教训!

    其次,明确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还有利于增加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调动他们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安全不是离开生产而独立存在的,是贯穿于生产整个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只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安全工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各类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机可乘,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例如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安全工作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并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使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工作得到了加强,这种做法是将生产安全所要达到的目标事先制定,并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各班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达到以这个目标,在奖金或其他方面要给予奖励;若完不成目标,要扣罚奖金或给予其他处罚。在实行时,通常考虑了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即,权力大,所应承担的责任就重,因此在奖惩方面也要重奖、重罚,就象国务院领导所讲的那样做到有权就要负责,责权统一。

    第三,安全监管部门要大胆履行安全生产监督职能,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及时查处违章行为。

    监督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自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县安办应经常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各乡镇、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抽查,通过安全生产自查和抽查,使全县各乡镇、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事故隐患整改有了更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深入和务实;着重加大舆论与媒体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的强大威力,及时通报和曝光查处的违反安全生产的人和事,以周知社会,震慑不良,警示和教育广大群众。

    第四,安全教育培训是最经济的安全投入 。

    由于建筑业劳动力密集、知识含量低,建筑公认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工人中都是最低的。特别是我国的大量农民工的存在,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建筑业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必须得到特别的重视。但是,在目前,建筑行业职员的教育培训缺乏系统体制 ,多数企业为了节省开支,甚至省掉了这一环节。职工在上岗之前不能得到应有的培训。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农民工的素质的提高仍为空中楼阁。

    要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就要重视经常化的安全教育,做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要有计划地把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工种设置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及形式。教育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生动形象,避免空洞说教。如采用短训班、讲座、座谈、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画、安全简报、班前班后会、个别谈话、安全竞赛评比、观看安全影像、参观展览、事故现场分析会以及开展安全活动日、周、月等多种形式。总之,要根据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安全教育方式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要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不断引导企业形成企业安全文化,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使之安居乐业的需要,也是实现安全长效机制理应选择的必由之路。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企业安全文化要注重以人为本,它反映了企业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共同追求;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也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

    只有加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安全文化氛围,使每个员工都具有安全素质,这样才能使安全时时伴随着我们的生命、财富和事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表现出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