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漳州市张小梅:浅谈城管执法的前置式管理和人性化执法

中城网2010-02-08 16:18:49

 

    人民城市网2010年2月9日福建漳州消息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 张小梅浅谈城管执法的前置式管理和人性化执法。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城乡规划法》。因此,作为规划监察部门,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把城市规划维护好、把监察秩序维护好。

教育前置,用一种声音向群众说话:违法建设不可为!

    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这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型机制,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由于城市管理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缺乏依法治市的法律保障,城管执法部门只能依靠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城市,加上当前群众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无形地增加城管执法队员的工作难度。因此,强化对群众的普法教育成为城管执法部门的第一要义。在实施前置式管理中,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把宣传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归纳起来有一条突出的实践经验:送法下乡、普法上门。

    存在违法抢建行为的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那就是法盲。在郊区、近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就有那么一些群体,总认为自家房子自己有权随意处置,要改要扩还要办理什么审批手续?有一些典型的违建户,对自己企业擅自进行扩建、把自家老祖房拆除重建、在自己的房子上私自加层加高,还很有“理由”对执法队员说:“我的房子已经建了十多年,属于私有财产,我爱怎么建就怎么建,关你们何事?”执法阻力重重,让执法队员感觉到法盲的危害性。

    于是,各直属执法大队认真制定“送法下乡、普法上门”的宣传教育纲要,把《城乡规划法》编成宣传单,把暴力抗法编成小故事,把抢建后果编成教育卡,形式上采取进村、进户、进学校的“三进”措施,组织上实行包片、包户、包转化的“三包”方法,工作上要求耐心接触群众、耐心交流沟通、耐心宣传教育的“三耐心”策略,目标上达到遏制群众违法建设念头、遏制群体性抢建行为、遏制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三遏制”效果。

    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对路,群众是可以改变的。

服务前置,把群众利益高举在头顶:让违建者不乱为!

    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要为民。坚持走亲民、文明、和谐的管理之路,这是漳州执法者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这几年,漳州市城管执法局为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局党组安排每个党组成员分别挂钩一个直属大队,积极指导一线执法队员正确处理好执法与管理、管理与服务两个关系,推出亲民式的管理举措:力求做到两个亲近。即

    一亲近,就是亲近为民,为民考虑减少违建利益损失,措施上主要采取“一劝二算三自拆”三种方法。“一劝”:即劝导当事人停止实施抢建;“二算”:即算经济账给群众听,不停止建设被实施强制拆除带来的将是更大更多的损失;“三自拆”:即动员其自行拆除,队员负责监督。

    二亲近,就是亲近便民,方便群众接受违法建设处理,方法上主要采取“一线办案法”和“现场结案法”两种模式。一线办案体现了人性管理,就是把办案场所从单位办公室迁移到群众家中。这类服务主要解决那些行动不便的社会群体。比如直属三大队朝阳村某违章户进行旧房改建,该户主因肺结核卧病在床,管辖中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将办案现场移到其家中,并自费带上了水果和营养品,不但按程序顺利立了案,而且深受周边群众的感动。现场结案体现了柔性管理,这类服务主要解决那些邻里纠纷,而且违建性质不严重的案件。比如直属执法二大队,接到东岳新村一住户投诉,一位家住二楼的退伍军人,曾在一楼通道的平台上扩建了一间房间,影响三楼正常起居。面对邻里之间长期矛盾而且积厌较深的纠纷,管辖中队领导在建军节前夕,拎着水果为老军人送去了节日问候,通过交流与沟通,感化了老人,立即同意在队员的协助下整改拆除,现场结案。

    实践证明:只有执法者的真情,才能换来老百姓的真心。如果让群众感动,我们的执法就不会孤立和无助;如果我们奉献有为,群众的掌声和鲜花随时可能出现在你的身边。

查控前置,运用管理效率优先原则:让违建者不能为!

    随着规划管理的逐步到位,群众违法建设的花样也不断在更新,其特点主要有:时间没规律,白天夜间随时都能抢建;隐蔽性强,在树林里、在山腰上、在工厂内,随处都有抢建的可能;抢建速度快,特别是钢架结构的简易搭盖,在别的地方制作完毕后,拉到现场组装,一夜之间便可建成一座厂房。凡是种种给城管执法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只有更新管理模式,变换查处手段,才能提高管控能力。在查控管理网络上,该局的经验是:“一靠巡查、二靠举报、三靠督查、四靠联防”四种形式来应对并控制突如其来的抢建行为,把违法建设发现在源头、控制在苗头、遏制在念头。

    一靠巡查:巡查分为正常巡查和特殊巡查两种,正常巡查就是常规性的走街串巷日巡查;特殊巡查主要有登上制高点瞭望和跟踪建筑材料运输痕迹两种方式。比如市区大同路有一位违建户,利用夜间偷偷将建筑材料运进家里,天亮前又将街道打扫一遍,把砖土藏匿于房屋内,让人看不出痕迹的感觉。可惜还是被经验老练的队员通过砂石撒漏痕迹跟踪到违建现场。

    二靠举报:依靠队员巡查发现抢建是不可能彻底的,必须开通必要的举报渠道,主要有网站举报和电话举报两种形式。为依靠群众,发动全民参与城管,漳州市城管执法局成立之时,便成立了城管执法指挥中心,向社会公开“2020127”举报电话,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业务。

    三靠督查:为发挥督查的功能作用,除了督查科发挥日常执法督查外,我们还建立了每月片区联查和绩效考评两项制度,片区联查由局领导带队,督查科、法制科和直属大队抽调专人进行拉网式过滤,把好最后一道关;绩效考评由局考评办公室采取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复查,并把考评结果在每月城管执法工作讲评会上公布考评名次。

    四靠联防:城管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管理工程,工作基础在农村,只有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地方优势,建立村级协管联动机制,发展村级协管信息员队伍,才能直接掌握基层动态,从源头上进行查、管、控,提高基础性管理效果。建立村级协管联动机制,主要协助城管执法部门做好三件事:第一是优化执法环境,协调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利益纠纷,发挥城管执法部门难以理清的补充作用;解决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与遏制群众违法建设所带来的利益冲突。第二是搭建城管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协助城管执法队员增强与群众的感情联络,增进与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减少对立情绪,化解执法矛盾。第三是联合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城管执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寓乐于情,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减少群众的违法建设念头。发展村级协管信息员队伍,就是根据每个中队、每个片区的地方特点和需要,发展信息员,协助做好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宣传;协助摸清违建户的思想动态及其家庭背景、生活状况、经济来源等基本情况;协助摸清村里违法建设情况,积极提供村民的违法建设信息。

    实践证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实行群防群治,是规划监察工作一种直接、有效的管理模式。

    漳州市城管执法局在规划监察管理当中,从以前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抢建”、“顶风抢建”、“群体性抢建”、“规模化抢建”、“暴力抗法”,到现在的“有效遏制”、“实现零抢建”、“队员与群众的和谐共处”。这种变化,不只是几个普通文字的简单演变,也不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必然出现的产物。她的变化,预示着群众新旧观念反复碰撞的结果,展示着城管执法队员对“亲民、文明、和谐”理念的执着追求。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