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城市王金平:浅谈城管执法中的“细节”
中城网2010-03-04 14:45:19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3日山东诸城消息 (诸城市城管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王金平)事物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可以说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细节如:工作细节、服务细节、管理细节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关注细节可促成事,忽视细节则可败事,我们城管工作更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城管执法工作中要尤为注重细节,正确对待每一个细节。
一、“细节”是把“双刃剑”,可决定城管执法工作的成败
有这样一则典型案例:某市商业区一业主在一交叉口处有一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任何事物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由于相对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参差不一,对不同层次的人都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其实这恰恰是细节的体现。我们只要注意了工作中每一环节的细小变化,就能把矛盾化解,把挣执平息,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细节无处不在,从一定意义上讲,细节决定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成败。
二、城管执法工作中应当把握的细节问题
1、培养“军中政治指导员”,实现宣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与相对人面对面,切实做到“号脉问诊”
政治指导员是我军基层连队开展政治工作的核心,是思想工作的专家,探索战士心里的巧匠。在城管工作中,也需要大量的执法队员成为行政相对人的政治指导员,使宣传教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把城管工作变成提高市民素质的课堂。对于多种多样的日常宣传和教育,广大市民已不鲜见,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只注重形式,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内容。如果城管队伍中的“军中政治指导员”,进巷入户把宣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与相对人面对面,逐个了解、掌握不同相对人的生活等相关实际情况,且做到心中有数----号脉问诊----并且力尽所能帮助其妥善解决最现实最急需的实际困难,且能如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不仅能增强宣传教育效果,而且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执法方式无不裨益,更重要的是能逐步赢得大多数老百姓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参与和配合。
2、把执法手段纳入严格的执法程序,实现执法的“刚性与柔性对对碰”,做到“无声操作、以静制动”
在城管执法工作中,面对的大多数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也不乏屡教屡犯者,也有“钉子户”,我们通过执法的“刚性与柔性”与相对人对对碰,决定了必须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对下岗职工、农村进城人员等,执法人员在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同时,要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执法手段具有柔和灵活和适度弹性 -----柔性执法。对一些占道经营者损坏城市容貌,对执法人员的规劝、管理,充耳不闻、不予以配合,执法队员在日常巡查管理中可说是受够了气、挨尽了骂。对这些屡教不改、目无法纪者,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强制规范,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刚性管理。特别是钉子户属城管执法的重点,组织者需在整治之前,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讨论预案,完善执法程序,明确实施时间,做到刚柔并济,实行“无声操作”、“以静制动”。
无声操作:在强制执行前除了做好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完善执法程序外,应对队伍提出严格的行动纪律,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遇到问题统一由指挥人员或指定人员回答,避免相对人寻衅滋事、扩大矛盾。因为大部队行动时,现场混乱、人多嘴杂,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哪怕是一句不顺耳的话,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起矛盾激化。必要时要以静制动,保护队员。
以静制动:在强制执行现场,个别行政相对人为了阻止执法,向不明真相的群众做“弱势演说”,以博得同情,或言行亢奋、撕扯抓挠。如不有效将执法队员与行政相对人分离,执法队员就可能受伤,且相互拉扯中即使队员没有动手,也会被围观群众认为队员打人,个别人甚至可能为阻止执法工作而以自残方式相要挟。因此要立即将队伍整体集合或由公安人员控制相对人,有效阻隔队员与相对人直接接触。待相对人情绪缓和后,便再次行动,已达到执法目的。可以说,“刚柔相济”的执法方式是正确处理“刚性管理”和“柔性执法”二者关系的最佳选择。
3、积极探索“大禹治水式”疏导方法,实现“治标与治本双促进”,做到标本兼治
治标与治本是辩证的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治标是严惩违章违法行为,是通过办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治本创造条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与对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堵。治本是从源头上治理,从制度、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疏。而不治标光治本,治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治本不治标,执法管理的实际成果就不能体现出来。城管执法工作的重点难点是占道经营、乱摆设摊点,若只堵而不疏,就是治标不治本,属短期行为,长期下去就是“水中按葫芦,按下去这个,浮起了那个”,问题无法根治。要做到治标与治本双促进,就必须研究“大禹治水式”疏导方法,正真做到标本兼治,
三、如何强化对城管执法工作细节的把握
1、领导重视,抓住细节
细节问题应从领导干部抓起,领导不能仅“原则同意”,不能只要结果,忽视程序、过程。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领导亲自交办的案件,个别案件由于未做前期程序,领导交办时又要求立即处理,为了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办快、办好,执法人员往往仓促处理,忽略了必要的调查和对细节的了解和把握,以致处罚决定下了问题也出现了。本文列举的某市商业区一业主在一交叉口处有一
2、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细节
加强队伍建设是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树立队伍形象的现实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执法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要求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因此队伍建设是执法队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人、以规范的程序使用人、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使执法队伍正真成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民群众欢迎的高素质队伍。
3、群策群力,把握细节
城管工作是一件天天从头做起的工作,时间长了,执法人员往往有厌倦情绪。因此,要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去思考、去研究,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如同“军中政治指导员”那样,对不同相对人的生活等相关情况----号脉问诊,掌握不同人群的不同细节。如:一句礼貌的问候能让相对人平静地与你交流,一个规范的敬礼动作能使瞪圆眼睛者怒色平和,反复耐心的劝导能使相对人知错而该。通过执法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政府与百姓的关系,树立政府的形象。执法细节的完善,就是政府与百姓关系的改善。日复一日长此以往,如细土堆山一样,行为规范的人越来越多,城市管理就会越来越好。
可见,“细节”是把“双刃剑”,作为城市管理工作者思想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不得。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