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市:积极打造湖北城管“利川模式”
中城网2010-04-02 11:03:33
人民城市网2010年3月31日湖北利川市消息 (利川市城管局“和谐城管”宣传信息员 董玉明)利川市积极打造湖北城管“利川模式”。
如何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体制,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利川市城管局在湖北省建设厅和恩施州建设局的指导下,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提出了打造湖北省县(市)级城市管理“利川城管模式”构想,其基本模式为:
一 、城管目标—“三城同创”
按照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繁荣的特色经济强市、魅力彰显的鄂渝边际明星城市、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的要求,同创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积极推进“三大建设工程”(道路站场建设工程、环卫设施完善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和开展 “五进行动”(垃圾进箱、车辆进站、广告进栏、摊点进市、活动进场),着力为市民构建宜居环境。
二、队伍建设—“廉洁高效”
始终把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准军事化城管执法队伍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大胆改革,选贤认能。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任人为贤,能者为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使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充分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学习,多措促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家讲座、典型视导、师徒结对、网上浏览、跟踪培训、军事训练、派出学习、挂职锻炼、讨论交流、轮回岗位等多渠道、多层面的措施,严格要求,强化学习,以提高城管队伍的综合能力。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言行。用制度抓管理,以督察促落实,实施规范化管理、企业化考核,实施领导分段挂牌监管制。
四是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对市容环境质量的要求,作为城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五型”廉政队伍,即:一是强化进取意识,建设学习型队伍;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建设实干型队伍;三是强化形象意识,建设法制型队伍;四是强化团结意识,建设和谐型队伍;五是强化慎微意识,建设廉政型队伍。
三、执法理念—“文明和谐”
积极推行“教育式”、“阳光式”和“亲民式”执法,要求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埋怨粗暴;多一些疏导途径,少一些强制堵截;多一些“亲情提示”,少一些行政处罚。以“三多三少”精神,争取社会更多更广泛的理解支持,做到 “手中有法规、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子”,进一步增强了自我约束、自警自律意识。
四、城管权责—“综合执法”
新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实施“9+1”式的综合城市管理执法模式,集中城管行政处罚权,即:一是市容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二是城市规划管理方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三是城市绿化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四是市政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五是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部分对城市噪音、城市排污的行政处罚权;六是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七是交通管理方面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八是省、州、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处罚权;九是成立城市管理警察科,负责制止、处置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干扰执行公务、暴力抗法和盗窃损毁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财物等行为和案件,配合城市管理局各直属单位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与此同时,逐步成立各乡镇的城管监察中队。
五、管理措施—“探索进取”
市容环境秩序管理—“网格化”。一是对城区主要街道、重要路段、重点区域的秩序和环境卫生,实行领导分段挂牌监管,采取“定人、定时、定责、定路段、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制定路段管理标准,实施量化考核,采取动静结合、轮回执勤、跟踪督察等措施,根治城区“五乱”行为。二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对城区菜农、果农经常集聚路段实行错时规范经营。三是坚持昼夜巡逻,成立城管夜间突击队。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轮岗坚守,错时上班,源头管理,做到管理无缝隙,时段无空白,天天有安排,时时有人管,夜夜有人巡,使城区呈现出有序整齐的市容面貌。五是加大城区粉尘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和使用商品混凝土。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司化”。根据《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市场运作”的新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竞选公司,使环卫管理层和作业层彻底分离,提高管理水平和作业技术水平,扩宽清扫保洁面积,做到城市建设到哪里,环卫清扫就保洁到哪里。
居民、店铺门前管理 —“三包制”。对城区“三纵三横 (六合路、体育路、龙船路,滨江路、清源路、清江路)”,主要街道的住户、门店、单位,签订 “门前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责任状,张贴 “门前三包”责任牌,发放贴有“利川城管”字样的垃圾卫生桶,并对桶内垃圾实行定时定点收储。
行政事业收费审批—“集中制”。为方便群众,预防矛盾,对各二级单位的“道路挖掘、建筑垃圾处置”等七大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统一,抽调人员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让市民办事方便、快捷,公开办事程序,真正做到一站式审批,阳光下操作,使行政审批行为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把矛盾消化在最基层。
居民垃圾处理费收取—“以电代收”。大胆创新环境卫生费收费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以电代收”的新模式,居民垃圾处理费采取供电代收,提高了环境卫生费的征收额,缓解了政府环卫资金的压力。
六、机关效能—“整体优化”
坚持机关效能“五把关”,即:一是严把市政设施建设维护招标关;二是严把行政许可收费审批关;三是严把信访首问责任关;四是严把系统财务管理关;五是严把机关文明和谐关。重点围绕“四个关注”开展城管工作,即:一是关注市民需求,积极为市民谋利益;二是关注领导决策,积极为城管谋发展;三是关注城市发展,积极为城市添光彩;四是关注职工冷暖,积极为他们排忧难。
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为重点,对内展开“我知晓、我参与、我文明”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城管宣传服务进社区、进街道、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对外充分展示城管局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真正达到市民“心中有要求,眼中有城管,行动有改变,素质有提高”的目的。
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制定了《市城管局关于开展“重温‘五讲四美’,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根据局属各单位的情况,积极申报省级、州级以及市级文明单位。
做到与各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圆满完成市委、政府交给城管系统的各项任务,不断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努力使城市管理工作再创新的辉煌。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