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社区环境治理频出亮点 和谐城管打造宜居社区
中城网2010-04-13 09:59:54
(廊坊市综合执法局 郝琦)“以前社区里的私搭乱建较多,道路拥挤,有老人病了,连120急救车都开不进来。现在,通过市综合执法局对社区环境的治理,社区里的私搭乱建、流动商贩都没有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在这居住我们感觉很温馨很舒适……”这是8月10日家住裕华小区的张卫华老大爷写给市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书英的一封感谢信。这也是市综合执法局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以来收到的第十封感谢信。
宋书英告诉记者,对居民小区的环境治理是市委、市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三年大变样”的重要举措,是整体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市民居住明显改善的民心工程。着眼于彻底整治居民小区的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城市管理违章违法行为,从今年3月份开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综合执法局加强精细化管理,延伸管理触角,全面打响了打造和谐社区环境整治攻坚战,对88个社区进行集中整治。彻底整治了社区的脏、乱、差,打造了净、绿、靓、美,构建了人与社区的和谐,使社区环境呈现出喜人局面。据了解,对社区的大规模治理在我省尚属首例。
攻坚克难,社区面貌展新颜
拆出社区新天地。裕华社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廊坊市第一个成规模的社区。有近40栋楼房,几乎每栋楼前都有私搭乱建的小砖房,挤占了楼前的道路,使社区的环境杂乱无章。今年,市综合执法局通过精心组织谋划,积极宣传动员,拆除了裕华社区5000余平方米违法建筑群,实现了零强拆、零投诉。过去三十余年裕华社区的脏乱差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据了解,在拆除管道局职工宿舍、银河小区、红星里小区、万庄新区等88个社区13687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过程中,违章户主动拆除的占九成,和谐拆违成为拆除工作的主旋律。
造出社区新环境。在社区环境治理中,市综合执法局通过清理广阳公寓、南苑小区等88个小区10244平方米乱堆乱放的杂物垃圾,使社区环境更加畅通有序;通过清理统建楼小区、金光小区等88个小区42754处的乱贴乱画,使“城市牛皮癣”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拆除和平丽景、阿尔卡迪亚等88个小区348块不规范牌匾,使小区广告形成了布局合理、设置有序、管理规范的新格局。同时,他们协调有关部门,为小区完善热力、电力、燃气、绿化等设施,塑造了靓丽的社区环境。
惠民爱民,和谐管理呈现新亮点
一个让市民满意的城市管理体系,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在小区治理中,“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成为执法人员的共识。他们制作并下发了便民联系卡,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主动与社区困难户、低保户联系,结成帮扶对子;制作便民栏、便民箱,从点滴小事上做好对群众服务。同时,他们实行“弱势思维”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清理金桥小区流动摊点和规范小区附近劳务人员等工作中,改变过去简单驱赶方式,采取变“堵”为“疏”的办法,先后为100多个流动商贩、200多个劳务工人提供了固定经营场所,取得了“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困难群众生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举三得的好效果。
创新机制,长效管理标本兼治
在小区环境整治过程中,市综合执法局创新管理机制,开通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二期工程,把数字化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了社区。他们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对各类城市管理违章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将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执法服务进社区活动,与“心连心”、“夕阳红”城市管理宣传队一起深入社区,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让小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成为社区环境整治的亮点。
“社区就像大花园,不能私搭和乱建,环境管理靠大家,处处盛开文明花……”这是“夕阳红”城市管理宣传队和综合执法队员在南苑小区开展“争做文明市民,共建和谐社区”宣传演出时的歌声,这也是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心声。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