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市程新会:加强城市管理 全力服务民生
中城网2010-04-14 11:27:20
加强城市管理 全力服务民生
安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程新会
城市管理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日趋重要和紧迫,城市环境是否整洁优美,交通是否便捷,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社会生活是否有序,是否具有安全感和亲和力等,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体现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与服务民生息息相关,其核心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良性空间,提供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这是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要得到群众的拥护、理解和支持,必须切实关注民生民意,大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加强城市管理,全力服务民生,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好民生,必须坚持“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集中,农民利益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重新分配、调整和梳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使城市中各种群体利益发生了新的变化,一部分人收入得到提高,但一部分下岗职工就业压力加剧,原有的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特别是城市框架拉大后,一部分城郊农民转变为市民,这些失地农民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城市经济的发展来解决。没有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在城市管理中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就会滞后于民生需求,打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真正把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位。一是落实好城市规划。要促进城市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有效衔接,加快城市建设三年计划的实施,落实好各项建设任务,弥补历史欠账,避免走进建了拆、拆了建、修了挖、挖了补的怪圈。二是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和不断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环卫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三是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背街小巷的绿化、硬化、美化,统筹燃气、供水、供电、供暖等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解决反复开挖、重复建设、管理混乱的问题。四是加快各类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市场建设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植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农贸、工业品、小商品、宠物、花卉、建材和劳动力、便民摊点等专业市场建设,实现零星市场的集零归群,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马路市场问题。五是加快停车场建设。推动停车场(线)的布局合理、规范有序,逐步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按位停放的需要,改变车辆停放秩序无序混乱的状况。六是强化园林绿化建设。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领域绿化管理“三同时”,即: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加大主次干道游园、绿地小品等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全市绿地覆盖率,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效果。通过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真正发挥出我们安阳市的历史文化、地域风俗和区位优势,为把我市打造成生机盎然、开放大气、富有现代气息又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宜居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好民生,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整洁有序、清新靓丽的市容环境是政府应该而且必须提供给人民群众的公共产品,政府是承担供给责任的一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一个洁净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有权利享受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成果的需求一方。城市管理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围绕为民、便民展开,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和完善公共设施,使城市更加宜居。只有平衡好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因此,作为承担城市管理公共职能的部门,必须从群众最关心的市容环境卫生、车辆交通秩序、市政公用设施等问题入手,全面履行职责,实施综合施治,重点在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和市容环境整体水平上下功夫,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使广大群众享受到 “晴天无灰尘、雨天不积水、出门见绿化、休闲有去处”的优良城市管理成果。二是处理好堵和疏的关系。作为经济欠发达城市,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强化城市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群众就业谋生问题放在首位,用“弱势思维、换位思考”的方式去制定决策,实行管理。对流动摊贩实行了分区域、分地段、定时段、分级管理,解决好堵和疏的矛盾,绝不能搞一刀切,只堵不疏。应当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需求,合理规划设置各类便民摊群点,2009年在全市设置了早夜市摊群点30个,规范了放心早餐点150个,达到既方便市民生活又保持市容整洁有序的“双赢”效果,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尝试,应当逐步深入和探索。三是处理好“法律”与“自律”的关系。在强化城市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维护好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大力遏制违法违章现象的发生,通过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处罚职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围绕工作大局,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真心关爱群众,以亲情化管理、人性化执法的方式去感化群众,让群众深切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城市管理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和自律意识,自觉地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四是处理好“繁荣”与“市容”的关系。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各级部门必须坚持用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从事管理,找准发展经济与美化市容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相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相和谐,管理与服务相和谐,维护好经济繁荣和良好市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好民生,必须把握好“三个度”
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各项措施能否达到服务民生的预期目的,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握好“三个度”。一是对城市管理的重视程度。打造秀美安阳,构建宜居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整洁、靓丽的生产生活环境,服务好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城市管理的应有之义,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投资环境,也关系到我们的立足之本,必须下大功夫做好。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这种重视,是从政策、措施、行动、资金等方面的真正重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要求、喊口号、不支持层面的假重视,要把我们的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管理、来经营、来打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再上新的台阶,使我们的城市环境再有大的改善。二是广大群众的满意程度。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在以往的工作中,通过各类创建活动,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但距离我们的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搞好服务。我们绝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需要再下功夫、再求突破,真正把我们的形象塑造好、维护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三是各项措施的精细程度。城市管理工作繁杂而艰巨,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的各项决策、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一个“细”字,突出一个“实”字,追求一个“精”字。尤其是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要注重细节、注重小事、注重点滴,防止因小事激化矛盾,疏远干群关系,通过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通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服务理念,服务好全市群众。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现代,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好民生,必须营造好一个氛围
要进一步发挥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要拓展参与渠道,听取民意。市政府涉及城市管理的重大举措、重要决策,市政建设的重大项目,要听民声、访民意、问民计,广泛征求市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以此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要定期组织城市管理大型主题宣传咨询活动,加强社会各界、各基层管理组织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城市管理热心市民评选活动,激励广大市民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汇聚民力。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城市管理功能,尤其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分片划区,整体联动,与辖区单位开展城市管理互动共建活动,完善城管工作基层组织网络,强化长效管理措施。三是搞好宣传教育,引导民风。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构筑宣传平台,提高市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城市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之由被动的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