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西部科技新城——白银市 袁占亭市长寄语

中城网2008-03-27 11:49:22

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市长 袁占亭


尊敬的朋友:


您好!很高兴通过中国城市网与您相识。在此,我谨代表175万白银人民,向长期关心、支持白银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白银位于丝绸古道、黄河上游、陇中腹部,是甘肃重要的工业城市。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207.52亿元,财政总收入27.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6元。


白银因矿得名,因企建市,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缔造了驰名中外的中国“铜城”,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已形成以有色、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有色金属年生产能力40多万吨,TDI 10万吨,原煤突破1000万吨,火电、水电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白银电网是甘肃第二大电网,年供电量超过80亿度。


白银是西部科技新城,与中科院合作建设了我国首家院地合作园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白银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基地”。另有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工业集中区1个。


近年来,白银主体资源日趋衰减,主导产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我们积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经济转型为核心,以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为基本点,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在经济转型上,重点培育发展“八大支柱产业”,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黄河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展示出广阔发展前景。在社会转型上,突出实施“四大民心工程”,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城乡安全饮用水、城乡清洁能源、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在文化转型上,突出凝练特色文化、打造白银精神,解决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2008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务院东北办将白银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将在培育接续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为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大政策、大平台,必将为白银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白银境内非金属储量可观,物产富集。除了已开发多年的铜、铅、锌、金、银等有色金属矿藏之外,尚有非金属矿产14种,其中,煤炭储量16亿吨,石膏2亿吨,石灰石10亿吨,陶土20亿吨,凹凸棒资源分布30多平方公里,储量居世界第一。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占流经甘肃段的52%。全市水浇地面积发展到134万亩,是黄河上游百万亩高扬程提灌农业区。特色农畜产品量大质优,瓜菜种植面积78万亩,蔬菜、肉制品、淀粉、优质小杂粮加工已形成产业优势,部分农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周边国家。城市中心区毗邻黄河,用水条件便利,日供水能力30万吨。


白银地处祖国版图几何中心,介于兰州、西宁、银川等省会城市之间,距西北商贸中心—兰州60多公里,白兰、刘白高速公路、三条国道和三条省道纵横交错,公路交通便利快捷。与兰州共用一个机场,包兰铁路纵贯南北,白宝铁路横穿东西,黄河航运一期工程实现通航。


白银历史悠久,文化昌明,黄河文明、丝路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现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0多处,汉墓群及北魏、唐、宋以来的石窟、城堡等历史遗迹散布境内。会宁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方,被国家确定为红色旅游城市,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列。景泰黄河石林被誉为“中华自然奇观”,是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寿鹿山、屈吴山、哈思山、铁木山等自然景观呈孤岛状分布,景色宜人,引人入胜。“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以及地下运矿隧道,气势恢宏,独具特色,工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白银是一座移民城市,素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容并包的气质,招商引资和开放开发已成为一种城市文化。我们一贯奉行“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热切期盼与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开展合作。真诚希望海内外朋友把白银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温馨生活的家园、观光旅游的胜地,共谋发展大业,共创美好未来!

 

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市长袁占亭简历


袁占亭,1961年9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兰州理工大学校长。2005年1月任白银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5年2月当选为白银市市长。2008年2月任中共白银市委书记、白银市市长。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