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江南——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王波市长寄语
中城网2008-04-16 14:22:12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王波市长
尊敬的朋友:
非常高兴通过中国城市网与您相识。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是镶嵌在九曲黄河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市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74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
巴彦淖尔幅员辽阔,山河多姿。全市地形地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横亘腹地的阴山山脉绵延东西,是矿产资源富集区;阴山以北是广袤的乌拉特草原,畜牧业悠久兴盛;阴山南麓是著名的河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道纵横,灌溉便利,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
巴彦淖尔物产丰饶,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全市现有耕地1000多万亩,草牧场7200万亩,生产独具河套特色的优质小麦、蜜瓜、番茄、枸杞、苁蓉及巴美肉羊、二狼山白绒山羊等农畜产品。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煤、铜、硫、铁、铅、锌等矿产68种,粗略估算,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总价值约3000亿元。毗邻我市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煤、铜等资源非常丰富,双方合作开发资源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水资源充沛,全市有湖泊300多个,总水域面积4.58万公顷。黄河流经345公里,年引黄河水量50亿立方米,总排干年形成中水4亿立方米。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总时数3300小时以上,北部牧区年平均风速大于3米/秒,是我国光能和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巴彦淖尔历史文化悠久,是“河套文化”的发祥地。长期以来,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中,造就了巴彦淖尔人民勤劳勇敢、朴实豪放、团结向上、海纳百川的个性。
独特的地域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已开发出乌拉特草原风情游、乌梁素海观鸟游、河套农业生态游、乌拉山森林探秘游、黄河水利枢纽观光游、阴山岩画和秦汉古长城怀古游、大漠边关探险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巴彦淖尔交通便利,战略区位优越。包兰铁路、110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北至蒙古国、南至鄂尔多斯的铁路、公路等能源通道即将建设,临(河)哈(克)铁路临策段已开工建设,临哈高速公路及市内支线机场即将启动建设,是华北沟通大西北、贯通大西南、连接蒙古国的重要交通走廊和枢纽。
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撤盟设市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矿产及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03-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51亿元提高到355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由11.5亿元提高到45.5亿元,翻了两番;工业增加值由28亿元提高到140亿元,翻了两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112元提高到1036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015元提高到5435元。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构建富裕、生态、文明、和谐巴彦淖尔。我们真诚邀请海内外各界朋友到巴彦淖尔市观光旅游、交流合作、投资兴业,共同谱写互利双赢的美好篇章。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王波市长简历
王波,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内蒙古翁牛特旗人,研究生文化,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6年4月入党,197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政府代市长。
1977.07——1978.04 辽宁省翁牛特旗广德公社插队锻炼
1978.04——1982.01 沈阳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化工机械 专业学习
1982.01——1983.10 昭乌达盟劳动局科员
1983.10——1991.03 赤峰市劳动局副科长、科长
1991.03——1995.06 赤峰市劳动局副局长(1992年3月至
1993年5月天津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1995.06——1998.11 赤峰市元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8.11——2000.03 赤峰市政府秘书长
2000.03——2001.09 赤峰市委常委、秘书长
2001.09——2005.03 赤峰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5.03——2006.10 赤峰市委副书记
2006.10——2008. 02 包头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
2008年2月至今 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政府代市长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