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大楼赈灾是个天大的错误
中城网2008-07-18 13:21:13
中国城市网总编辑罗亚蒙
成都可以有更好的资产经营方式解决赈灾资金
成都市新的行政办公中心。(来源:四川在线)
成都市新的行政办公中心资料图。(来源:四川在线)
资料图片:成都市新的行政办公中心(来源:四川在线)
资料图片:建设中的成都市新的行政办公中心 (来源:四川在线)
成都市新行政中心一角,近处是一片还没有开发的土地。闵捷摄(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几天,有关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大楼赈灾的消息成为一大热点,社会各界热议不断,有齐声叫好的,也有批评大楼过于豪华的。请看报道:
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大楼赈灾 建楼花12亿
据《成都日报》《天府早报》报道 昨日,成都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按南部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妥善处置变现,处置变现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已南迁市级机关妥善安置,未迁单位暂停南迁,同时继续保持南部新区新行政中心的地位不变,逐步创造条件择时安排机关整体南迁。
盖楼建新行政中心花12亿
据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王松涛介绍,1999年,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已纳入成都市总体规划,为“带动南部新区发展,集中分散的行政资源”。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于2004年启动了新行政中心建设。
新行政办公中心——新益州城市广场,在成都到华阳的南延线上,是未来成都市级机关南迁后的行政办公场所,同时也将是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
该广场位于武侯大道以南,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广场分为办公区、服务区、绿化景观设施三部分,办公区将有高档次的会议中心、接待中心等。
去年底,新行政中心建成。成都市级政府机关从今年3月底开始大规模地低调搬迁至远离市区的新办公区。成都相关人士称,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搬迁也延后进行。
今年5月,有网友在网上曝光“新行政中心很豪华”。
因震后财政缺数百亿
昨日,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说,“地震之后,解决全市上百万受灾群众的住房、吃饭问题,解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成都市的财政资金缺口非常的大,初步测算,仅成都市县两级就面临数百亿的资金缺口。”
谈及调整市级机关南迁计划时,他用了“以民生为重”来表述。“尽管新行政中心规划建设符合规划、手续完备,而且对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带动南部新区发展等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我们办事情、做决策的基础。”(文/武汉晨报)
但我认为,成都拍卖新行政中心大楼赈灾是个天大的错误。理由如下:
一、很难拍卖到一个好价钱。因为建设新行政中心大楼是为了带动这个新区域的发展,而目前这个新区域城市服务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政府再不迁入,必定导致这个区域房地产贬值和发展乏力,新区的发展预期也不能实现。从城市经营发展的角度看,如果拍卖新行政中心大楼,损失的不是十二亿,而是千百亿!所以,成都新行政中心大楼不能卖,不可卖,不敢卖,市级机关要果断迁驻,带动新区快速发展,这才是经营城市的高招,也才符合成都全体市民包括灾民的终极利益。
二、赈灾要钱,还有更好的出路。《中国城市通讯》2006年第3期刊登过我的一篇调研文章《湖南浏阳:创新城市建设之路》,其中介绍了浏阳市政府盘活资产的经验。浏阳市政府几年前也建了豪华的行政中心大楼,但没有花一分钱,而是通过把旧有的政府房地产打捆拍卖筹集资金。同样,成都市政府也可以照此办理,市级机关入驻新行政中心大楼,原有的各单位房地产收拢来拍卖,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市级机关可以使用新楼改善办公条件,二是可以促进新区快速发展赢得最大化的城市利益,三是原有的市级机关房地产都在服务功能完善的老城区加之好地段能卖好价钱。这样一来,既不影响城市快速发展,又能赢得更多赈灾资金,何乐而不为呢?
三、成都市政府没有过错。成都市几年前规划建设新行政中心大楼时,并不知道今年要发生地震。至于大楼质量较好,这正是我们应当大力提倡的,历史上的优秀建筑可以保存使用几百年、上千年,当代建筑更应当具有精品意识,公共建筑质量越好、使用时间越长,才越是节约公共财政。我们有权利要求成都市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但不能够批评它的建筑质量好,建筑质量越好,我们应当越高兴。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花费十二亿建行政中心真的不能算太多,现在有的一个小镇年财政收入都二十多亿了!更何况如果经营得法这十二亿不仅可以不花,还能通过处置旧有资产赚钱,而通过市级机关入驻带动新区发展产生的巨大利益更是不可估量。相反,如果真把成都新行政中心大楼拍卖了,成都新区的发展就会严重受挫,那才是成都的不幸,也是成都人民的不幸!
总之,不能把城市发展和赈灾对立起来,要坚决反对牺牲城市正常发展来赈灾,而是要千方百计通过促进城市发展来赈灾,成都市市级机关迁驻新行政中心大楼,一不影响赈灾,二有利于城市发展,应当早入驻,安民心。对于社会各界的质疑,从城市科学专业的角度给予解说清楚即可。
中国城市网《城市观察》栏目主要发表城市前沿热点问题评论,欢迎专家学者来稿,稿酬从优。
收稿邮箱:lymeng@163.com 联系电话:13641139707 联系人:罗亚蒙总编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