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 汤爱军市长寄语
中城网2008-08-22 20:54: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 汤爱军
尊敬的朋友:
非常高兴通过中国城市网为您介绍美丽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科教兴市先进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北方沿边开放城市。2005年8月,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乳都”。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50多万,是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这里是远古人类文明——大窑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战国时期赵国的 “云中郡”,这里流传着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这里是被“敕勒歌”礼赞过的地方。北魏鲜卑拓跋曾建都“盛乐”;契丹人建辽国后筑起 “丰州城”。
千百年来,先后有几十个民族居住在呼和浩特地区,并建起了一座座城池。明朝末年,成吉思汗后裔阿拉坦汗率领土默特部驻牧于这里,此后,这一带被称为“土默川”。1572年建城“库库和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即今天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有召城的美誉。明清时期统治者在这里大兴土木,先后建造了无数座喇嘛召。这些雄伟庄严、金碧辉煌的召庙,如璀璨的珍珠,撒落于青山碧水之间。如今,民间依然流传着“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传说。
呼和浩特是连接黄河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向俄罗斯和蒙古国开放的桥头堡。从直线距离看,呼和浩特市东距北京440公里,北距中蒙口岸二连浩特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是中国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富集区鄂尔多斯高原,距鄂尔多斯准格尔大型能源基地50多公里。呼和浩特交通十分便利,是国家45个公路总枢纽城市之一。白塔国际机场成为2008年奥运会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余条,其中有开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俄罗斯赤塔的国际航线,还有直达俄罗斯的货运包机。此外,有至德国法兰克福的铁路货运专列,由呼和浩特至俄罗斯、东欧的物流运输仅需15天。作为首府城市,呼和浩特还有金融、人才、信息等要素聚集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从2000—2007年,全市经济增速连续七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保持第一。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01.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20元,比上年增长20.4%;农民人均纯收入6121元,增长15.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到西部11个省会城市首位,进入了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上游水平。在产业培育上,全市基本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大产业体系:即以奶牛养殖、肉羊养殖和马铃薯、玉米等优势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太阳能光伏材料等高科技型和非资源依赖型为鲜明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以旅游、金融、物流和商贸餐饮流通业为主的服务业体系。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呼和浩特市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2008年起,用五年时间,即到2012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进入西部省会城市前3名、全国省会城市前15名;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年均都增长10%以上。
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呼和浩特观光旅游、投资创业、交流合作,与我们共同创造呼和浩特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汤爱军市长简历
汤爱军:男,1950年4月生,汉族,内蒙古突泉县人,大学文化,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8—1970.1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0.11 —1973.10 吉林省突泉县运输公司工人;
1973.10—1977.01 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学习;
1977.01—1979.06 吉林省突泉县农机厂政工员、生产组长;
1979.06—1983.12 内蒙古突泉县农机厂副厂长、厂长;
1983.12—1992.08 内蒙古突泉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2.08—1997.05 内蒙古兴安盟副盟长;
1997.05—2000.02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
2000.02—2000.09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主任;
2000.09—2003.0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企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主任;
2003.03—2005.01 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5.01至今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