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宜春城管:“敬”出来的形象 “拼”出来的精彩

中城网2008-04-12 17:23:36

 

人们常常认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这个抱负既体现在城市建设上,更体现在管理城市这项富有挑战性的事业上。

对于宜春市大多数市民来说,真正认识到“城市管理”这一概念的是在迎农运、创“三城”之时。2003年的今天,在宜春城市管理的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称得上是里程碑式改革,那就是正式挂牌成立宜春市城管局。作为城市发展和文明的标志,五年来,宜春城市管理工作从过去人们眼中单纯扫马路、管马路的“小保姆”已发展成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城市“大管家”。

回首五年,每一处细小的变化都令人欣喜。这些细小的变化汇聚成一项项巨变。其中,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不仅仅有城市管理手段、水平的提高,更有城市管理理念的提升。

“敬”出来的形象

“综合执法队伍作为城市管理的排头兵,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不同社会层次的人,触及不同的利益群体,城管的职责和社会环境决定了它要处在诸多矛盾的焦点上。特别是一些商户受利益驱动,屡屡试法,当受处罚时,往往把执法人员作为发泄对象,采取过激行为来报复。这就要求我们的综合执法人员用亲情执法,赢得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宜春市城管局领导如是说。

面对在黄颇路口违章摆早点摊的店主,综合执法凤凰大队李荣华,先敬礼后说话。店主仍恶语相对。李荣华不急不躁,用耐心和诚心感动对方,最后店主主动将摊点撤进去。这是综合执法“亲情执法”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为强化队伍建设,该局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督查通报制、末位待岗制……每项制度都与年终考核、评先选优、职位提升挂钩。

 “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帮助”,这句话在宜春市城管局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该局以“便民、务实、快速、高效”为宗旨,始终把市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市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为做到有呼必应、有诉必查、信息畅通、快速反应,2005年初,该局开通了以“12319城市服务热线为核心、手机短信和城管网台投诉台为辅助的城管“民声通道”,受理市民对城市管理领域的投诉、建议和咨询,并建立了“12319指挥中心快速反应系统,对市民投诉立接立改。通过“民声通道”接到市民投诉意见后,指挥中心在5分钟之内发出指令,有关单位20分钟之内赶赴现场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经研究后,三天内处理。为提高落实效率,特增设了12319现场办公车和12319督查队,对需要几家单位解决的问题,组织现场办公,对市民来电投拆进行全面督查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上下畅通、运转协调的服务体系。

城管“民声通道”开通三年来,工作人员把“鸡毛”当“令箭”,共接听受理市民来电21000多个,其中受理群众投诉13000多件,办结12000多件,办结率达92.8%以上,现场督办紧急求助1500件,接受咨询3000多次、报修服务2000多件、合理化建议500多条。

去年1026上午,该局接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双目失明的老大爷——彭洪亮拄着拐棍,送来一面写有“共产党员贴心人,执法队员是好人”的锦旗,感谢城管队员多年来对他们夫妻俩的热心照顾。据统计,五年来,该局共收到市民送来的感谢信500多封,锦旗300多面。

“奖”出来的合唱

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使市民深感人性化城管魅力的同时,该局通过城区的宣传广告牌和电子显示屏,将市民参与管理的内容、方式以及激励制度一一详细公布,通过搭建平台,让市民直接参与和监督城市管理。为调动市民的参与积极性,把几百个脑袋抓城管转变成几千个几万个脑袋抓城管,该局开展了向万名市民征求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各种便民服务卡片大量散发到了市民手中,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自觉维护城市管理市民行为美德奖、城市管理公众参与监督奖”,以此激发市民自我管理、参与管理的热情。同时,对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文明执法、礼貌纠章、依法管理、程序规范,面对个别人的不理解,辱骂甚至殴打,仍然耐心解释、细心宣传、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城管执法人员,颁发工作“委屈奖”。

奖励,虽然并不是很高的物质给予,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参与”的理念,充分维护了执法人员的自尊心,把城市管理由城管部门一家“独唱”转变为“一家领唱、大家合唱”。

“拼”出来的精彩

“城市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城市管理工作者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保姆,天天都能看到这个大家庭的整洁有序,又像花园一样,我们心里才踏实。”该局主要负责人一句朴素语言透露出了城管人的敬业精神。

宜春市城管局成立之初,仅4个人、一间不到20个平方米的办公室、3张陈旧的办公桌,“一穷二白”,百业待兴。没有办公用具,先到其他单位借;没有经验,到外地去学;没有资金,想方设法多方“求缘”、市场运作。从创建省级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一个个新目标,为宜春城管提供了一个个发展的大舞台;从生活垃圾袋装到建筑垃圾密封运输、净车上路,从实行“门前三包”到“门前三包”最差评点,从打造环卫精品街到建立垃圾十分钟考核制,从聘请城管监督员到请进城管“智囊团”,从新建公园实行综合管护到改革“管养一体”管理体制……一项项新举措,让宜春城管一步一步走向壮大。

为构建“大城管”,该局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先后将市政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余土调剂、燃气节水、城市供水、城市燃气、城市公交、污水处理、户外广告以及城管执法纳入城市管理职能,并于200511日成立城管综合执法支队,与城管局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合署办公,实行派驻街道模式。

为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责任人。该局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实施处罚三者有机综合起来,建立城市管理发现、监督、处置、考核机制。

为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吸收民间资金参与城市管理,该局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家来经营,将市政、园林、公交、垃圾处理等公用行业推向社会,实行市场化运作,变“用钱养人”为“用钱办事”,用政府最少的钱来办理最多的事。

为构建和谐平安宜春,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全民创业大潮中,该局明确指出“让大家安居乐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城管部门要创的最大事业。并组建了宜春市城管公安分局,在体制上实行“两件衣服,一支队伍”合署办公,这支特殊的警队主要职能是配合城管综合执法,负责城区社会治安防控和“110”接处警,协助维护城区交通秩序。城管执法队员与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天壮大。在这五年来的时间里,改造小街小巷251条,铺设人行道42;新建改建公厕60多座,新增垃圾中转站11个,增加路灯、景观灯3万余盏;宜春城区公园、游园从9个增加38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增加12.97;公交车从30多辆增加到200余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零增加到65%100%;燃气普及率由原来的30%增加到78%,公园、公厕全部免费开放……该局先后荣获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先进集体“时传祥奖”、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建设系统“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城市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单位主要领导也被评为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十佳标兵;局党组被评为全市政绩突出领导班子,2007在宜春市作风建设推进年、政风行风“双评”活动中,该局被评为全市基层最满意机关。(林晶)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