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搜索

建议城管队员学习《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

中城网2009-11-29 13:14:23

建议城管队员学习《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

 

城管工作的发展就是从城建监察到行政执法的过程。不论是名义上的变更,还是地位上的变化,甚至是权力上的相对集中,城管的工作也只是由一开始的市容市貌的简单管理,到现在的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实施。真正能用到实处,关系到单位形象,影响到执法尊严,涉及到执法效果的,不是简单的罚款,也不是抽象的强制,而是在执法过程中的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城管工作的胜利,也就是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胜利。不论是百姓市民的理解,还是队员执法的严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沟通在先,交流在前,处罚最后。不论是市民违规在先,还是违章在前,对于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来说,不可能上去就是罚扣,而是小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和交流,让违规者知道所违之规,让围观者知道所围原因,这就是城管执法的最好情景,既不简单粗暴,也不会激民怨,惹民愤。而这一切的理想状态与城管队员的素质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素质的基本表现也就是从沟通与交流开始的。有的市民说,虽然我也知道违法在先,但罪不至死,你能怎么我??语气中好象是胜卷在握。也有的城管队员说,他们骂我,我也敢和他骂,他们打我,我也敢和他们打,可就是做不好工作。结果就落得是个人形象丢了,单位形象坏了,集体荣誉跑了,出力不讨好,领导批了,同事怪了,市民愿了,自己也不高兴了。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怕的城管队员,甚至于为了工作连视死如归都不怕的城管队员,却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小商小贩的管理上输的什么都不是呢,甚至于责怪自己还是不够英雄呢??而实际上,随着市民素质的提高,法制观念的普及,城管工作了也已从简单的粗暴执法演变成现在的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了。而城管队员的工作却年复一年的照旧,根本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就造成了,市民法制观念提高了,城管队员执法理念落后了,也就落入已经形成的所谓的市民更赖了,城管工作更不好干了的恶性循环中来。而实际上,十年来,市民没有变,城管队员没有变,区域没有变,相反,市民生活却更好了,质量更高了。既然什么都没有变,那又是什么造成的如此恶性循环呢??既然我们不能让社会来适应我们,就得我们主动适应社会。因此,在市民不违背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只有我们城管队员去适应社会,探讨新的方法去管好城市。实际上,好多队员都懂得,也心有感悟,但真正做出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简单说来,就象市民冲突,有的中队就是高发,有的中队就从没发生过。为什么呢?既与领导有关,也与队员的素质有关。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造成的后果必然不同。我们的工作是管理好城市,而不是一味的扣罚要。简单说来,一个卖白菜小商贩整车不值20元,结果却被罚了50元,不论后果如何,你说这能体现人性化,还是体现执法为民呢??会不会给单位抹黑呢。并且有的商贩罚过之后,还在那里卖,你不可能再罚了吧。那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和目的呢??会不会让人引发,城管工作是为了罚钱,还是为了管好城市的思考呢。执法随意,管理弹性大是当前城管工作一个难题,而这一难题的造成并不是城管队员的不负责,也不是队员的不上心,而是管理的不深入制度落实的不彻底造成的。同样的问题多个结果,同样的违章处罚不一。而这些都是人的因素造成的,也就是城管人的因素造成的。而真正能改变人的因素,只有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不是一场会,一次课能解决的了的。就象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吐痰是国际难题一样复杂而又没有办法。所以,改善队员习惯,提高队员素质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我建议城管队员有空的时候看看《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这本书。通过这本书希望队员能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的沟通技艺。当你把工作不再单纯当成工作,而是看作一门沟通的艺术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晓不然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运营管理:北京中城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合作联系电话:010-62530116、18600196839
投稿邮箱:zhongchengwang2020@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 京ICP备20003710号-1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