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城网观察员:生育自由是基本人权 人口政策可随时调整
中城网2021-02-20 10:51:03
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1003.5万,比战乱后的1949年(1950万)和三年自然灾害的1961年(1187万)还少。见下图。
中国已经出现人口危机,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中国的人口政策必须调整。但怎么调整?意见并不一致。
制订人口政策,首先要把人当人。不能把人工具化。企图通过放开生育实现东北振兴,那是白日做梦。
所有工具化人口政策,都是不人道的,都违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放开不放开生育,是伪问题。制定人口政策的基本前提,是确定“生育自由是基本人权”的政策理念。没有这个基础,人口政策怎么调整,都会进退失据,左右为难,最终结果都不会好。
生不生,生多少,这个权利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必须首先得到尊重,不容侵犯。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制定鼓励性生育政策,还是制定抑制性生育政策。
政策手段必须是通过改变养育孩子成本来调节,而不是行政命令下“硬指标”。
放开二胎也好,还是放开三胎也好,还是放开一百胎也好,本质上和计划生育一样都是陈腐的旧观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可能产生好政策。
中国目前的整体社会环境,属于抑制性生育政策,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成年,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大多数家庭养不起一个正常成长的孩子,怎么生?所以,近年来生育率年年下降是必然的。
在“生育自由是基本人权”的大前提下,我们应当通过降低孩子养育成本来制定鼓励性生育政策,就会立竿见影。比如可以规定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所有学习费用、医疗保健费用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比如可以规定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母亲可以不用上班从中央财政领取生活津贴,经济发达地区还可以补贴孩子营养费,等等。
当然,激励性生育政策鼓励到什么程度,要结合生育积极性变化每年适度调整。
适当时候,抑制性生育政策依然可以使用,但不能再搞“计划生育”。
但是,无论如何,不能采用引进黑人的方法,解决中国的人口危机。
当然,还有所有城市的房价,都必须降下来。高房价是婴儿第一杀手。
同样,降房价,也只能使用经济政策手段、法治手段,不能使用计划经济行政命令。
只有这样,中国的人口政策才可能步入健康轨道,中国的人口发展才可能健康可持续。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